[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采暖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7041.8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4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峰;賀道坤;段向軍;李一民;高寶;陳威威;苗建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D3/00 | 分類號: | F24D3/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鵬翔 |
| 地址: | 21004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采暖 控制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太陽能作為熱源的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采暖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供暖設施,需要把一種能源轉換為熱能再給房間供暖。因此節能就要求盡可能地提高能源轉換為熱能的效率,供暖基本上是以煤為主,先把煤的熱量轉換成過熱蒸汽的熱量,再通過熱交換器轉換為熱水熱量,經過暖氣片加熱空氣,產生供暖效果。在經過多次交換以后,存在能源的浪費,且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減少環境污染、節約能源的太陽能采暖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發明的控制系統包括太陽能控制器、太陽能集熱器、帶有輔助加熱裝置的儲熱水箱、位于臥室內的臥室散熱片、位于浴室內且與太陽能集熱器相連接的浴室散熱片、設置在太陽能集熱器供暖管道處的第一供暖循環泵和安裝在儲熱水箱供暖管道處的第二供暖循環泵;在第一供暖循環泵與浴室散熱片之間設有第六控制閥,第一供暖循環泵與臥室散熱片及儲熱水箱之間設有第零控制閥,第零控制閥與儲熱水箱之間設有第一控制閥,第二供暖循環泵與太陽能集熱器及臥室散熱片之間分別設有第五控制閥及第四控制閥,第二供暖循環泵與儲熱水箱之間設有第二控制閥,臥室散熱片與第四控制閥之間的供暖管道和第二供暖循環泵與第二控制閥之間的供暖管道之間設有第三控制閥;太陽能集熱器處、儲熱水箱處、臥室處、浴室處、臥室散熱片的其中一個出口處和臥室散熱片的另外一個出口處分別設有第零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三溫度傳感器、第四溫度傳感器、第五溫度傳感器和第六溫度傳感器;第零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三溫度傳感器、第四溫度傳感器、第五溫度傳感器和第六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分別與太陽能控制器輸入端相連接,太陽能控制器輸出端與第零控制閥、第一控制閥、第二控制閥、第三控制閥、第四控制閥、第五控制閥、第六控制閥、第一供暖循環泵和第二供暖循環泵相連接。
上述太陽能控制器還連接有觸摸屏。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上設定太陽能集熱器設定供暖溫度T集熱器、臥室設定溫度T2(即用戶所需溫度)、浴室設定溫度T9(即用戶所需溫度)、儲熱水箱設定供暖溫度T儲熱器和儲熱水箱設定儲熱溫度T儲熱器儲熱。
上述太陽能控制器與第二供暖循環泵之間設有變頻器。變頻器的工作頻率由臥室散熱片的進、出水溫度差確定,當溫度差減小時,變頻器的工作頻率也減小,可控制臥室在很小的溫度范圍內波動,最大程度上滿足人的舒適度。
上述太陽能集熱器與第一供暖循環泵之間、第一供暖循環泵與第零控制閥及第六控制閥之間、第二供暖循環泵與第四控制閥及第五控制閥之間分別設有手動閥、第一水通開關、第二水通開關。手動閥、第一水通開關和第二水通開關在本發明的系統工作時,均處于打開狀態,他們的作用是:為了維修時進行斷水操作。
本發明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1):太陽能控制器將太陽能集熱器設定供暖溫度T集熱器與第零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T0進行比較,且將臥室設定溫度T2與第三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T3進行比較,且將浴室設定溫度T9與第四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T4進行比較,且將儲熱水箱設定供暖溫度T儲熱器與第一溫度傳感器檢測的溫度T1進行比較;
當T集熱器<T0,且T3<T2,則太陽能控制器僅控制第一供暖循環泵工作、第零控制閥打開、第三控制閥打開、第二供暖循環泵工作和第五控制閥打開,從而啟動循環一模式,然后轉向步驟(2);
當T集熱器<T0,且T4<T9,則太陽能控制器僅控制第一供暖循環泵工作和第六控制閥打開,從而啟動循環四模式,然后轉向步驟(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704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