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動汽車用油內冷式高功率密度輪轂永磁電機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96702.5 | 申請日: | 201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4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曉遠;竇汝振;高鵬;米彥青;虞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H02K1/18;H02K5/20;H02K5/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麗英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用油內冷式高 功率密度 輪轂 永磁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內冷式高功率密度輪轂永磁電機,特別涉及一種油內冷式電機冷卻方式。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自然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以及化石能源的供應緊張,電動汽車是在減少對化石燃料依賴和環(huán)境污染的同時,確保人類移動靈活性和實現(xiàn)汽車產(chǎn)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路徑。目前,全世界的汽車生產(chǎn)量和使用量巨大,而且增長迅速,人類面臨越來越多的環(huán)境問題和能源枯竭問題,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設計和研發(fā)一種高效能、環(huán)保、安全的汽車是實現(xiàn)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電能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將成為未來能源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電動汽車也將必然取代傳統(tǒng)的燃油汽車成為新時代的主宰。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發(fā)展在近年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對于輪轂電機而言,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將動力、傳動和制動裝置都整合到輪轂內,因此將電動車輛的機械部分大大簡化,減少由于汽車傳動機構、齒輪變速箱等帶來的功率損耗,從而提高整車的性能。然而,在電機的設計和實際應用中,有很多我們不能忽視的問題,如電機的溫升、功率密度小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重量輕、體積小、結構簡單緊湊、轉動慣量小、油內冷冷卻方式的電動汽車用輪轂永磁電機。
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的電動汽車用油內冷式高功率密度輪轂永磁電機,它包括軸,在所述的軸的前、后端分別套有前端蓋、后端蓋,所述的前端蓋、后端蓋分別通過軸承與所述的軸相連接,外轉子套固定連接在所述的前后端蓋之間,在所述的外轉子套內粘貼有表貼式磁鋼,在前后端蓋之間安裝有與所述的軸固定連接的定子支架,在所述的定子支架上裝有采用分數(shù)槽繞組結構的定子,在所述的前端蓋上開有注油孔,在所述的前端蓋與軸接觸處的地方采用迷宮式密封,在所述的前、后端蓋與外轉子套接觸處、注油孔與堵塞接觸處以及后端蓋與軸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外轉子結構的輪轂永磁電機,省略大量傳動部件,讓車輛結構更簡單,可實現(xiàn)多種復雜的驅動方式,便于采用多種新能源車技術。2)采用分數(shù)槽繞組結構,利用其等效分布作用和對齒諧波反電勢的削弱作用,以達到改善電勢波形和提高繞組利用率的效果,同時縮短線圈周長和端部伸出長度,減小電機繞組電阻降低損耗,提高電機的效率和功率密度。3)采用油內冷式的電機冷卻方式,有效降低電機的溫升。4)解決油內冷方式電機內部充油的密封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電動汽車用油內冷式高功率密度輪轂永磁電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電機的外轉子套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圖1所示的電機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圖1所示的電機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附圖所示,本發(fā)明電動汽車用油內冷式高功率密度輪轂永磁電機,它包括軸7,在所述的軸的前、后端分別套有前端蓋、后端蓋1、2,在所述的前端蓋、后端蓋分別通過軸承14與所述的軸7相連接,外轉子套3固定連接在所述的前后端蓋之間,在所述的外轉子套內粘貼有表貼式磁鋼4,前后端蓋之間安裝有與所述的軸7固定連接的定子支架6,在所述的定子支架上裝有采用分數(shù)槽繞組結構的定子5,在所述的前端蓋上開有注油孔9,在所述的前端蓋與軸接觸處的地方采用迷宮式密封8,在所述的前、后端蓋與外轉子套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11,注油孔與堵塞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后端蓋與軸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13。
在本電機中表貼式磁鋼4貼于轉子外轉子套3表面,電機外轉子套3與電機兩端蓋1、2通過螺釘12固定連接,同軸轉動,外端蓋通過螺釘10與電動汽車輪輞固定連接,以驅動電動汽車行駛。電機的冷卻方式采用油內冷,在電機內部填充冷卻用油,當電機旋轉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使油均勻的分布在電機內部,將電機的熱量傳導給外殼,從而把熱量散發(fā)出去,提高電機的性能,同時也能防止由于溫升過高造成的永磁體去磁等問題。
本輪轂電機的密封方案為迷宮式密封與橡膠圈密封并用。圖1中,在所述的前、后端蓋與外轉子套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11、后端蓋與軸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13。在注油孔9處注如常規(guī)變壓器用油。在注油孔與堵塞接觸處采用橡膠圈密封,在所述的前端蓋與軸接觸處的地方采用迷宮式密封8,利用油摩阻效應和流束收縮效應防止漏油。
本發(fā)明冷卻方式為油內冷。油的密封方案為迷宮式密封與橡膠圈并用。
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jīng)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67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