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5598.8 | 申請日: | 201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8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8 |
| 發明(設計)人: | 蔡曉蘭;蔣太煒;陳亞光;王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9/00 | 分類號: | C22C9/00;C22C1/05;C22C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增強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將復合材料0.5~10wt%的碳納米管、85~99.4wt%的銅粉以及0.1~5wt%的助劑,放入球磨機中進行球磨,選擇保護氣體作為球磨氣氛以防止球磨過程中粉體氧化;
(2)將球磨后的粉料在200℃~500℃的溫度下進行退火,退火時間為0.5~3小時;
(3)將退火后的粉末在100~1000Mp的壓力下進行壓制,保壓時間為10~30分鐘;
(4)將步驟(3)中得到的壓胚在真空度為10-2~6×10-2Pa、溫度在600~950℃的條件下處理1~5小時,燒結后隨爐冷卻到室溫,得到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納米管的平均直徑為40~60nm,平均長度為5~15μm。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銅粉為銅重量百分含量≥99.5%的銅粉,平均粒度為小于100目。
4.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劑為硬脂酸、硬脂酸鋅、聚乙烯、棕櫚酸、硬脂酸鋁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混合物。
5.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選用的保護氣體為氬氣。
6.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碳納米管增強銅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使用的介質為不銹鋼球,球料質量比為5~50:1,球磨機轉速200~1000轉/分,球磨時間為1~10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559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