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收丁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95305.6 | 申請日: | 201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0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真澤;張藝;張翼;陳迎;陳泱;賈微;賈震;許慎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31/12 | 分類號: | C07C31/12;C07C29/76;C07C29/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收 丁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回收丁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丁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產品,主要用于制造鄰苯二甲酸、脂肪族二元酸及磷酸的正丁酯類增塑劑,它們廣泛用于各種塑料和橡膠制品中,也是有機合成中制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的原料。
1,4-丁二醇(BDO)主要用于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γ-丁內酯(GBL)、聚氨酯(PU)和四氫呋喃等。近年來國內市場的需求量隨著PBT樹脂和氨綸等下游行業的發展而快速增產,1,4-丁二醇在國內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目前生產1,4-丁二醇的方法是以馬來酸酐為原料,經低碳醇酯化、加氫得到1,4-丁二醇。這在很多專利中已經進行了詳細說明,如US4795824、WO90/08127、US4751334、WO88/00937、US4584419等。其中,在加氫反應階段,琥珀酸二甲酯(DMS)與氫氣反應生成了丁醇。因為一般BDO生產規模較小,所以一般在BDO的生產工藝中,丁醇作為有機廢物被直接排放。然而,隨著BDO工業的發展,其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副產物丁醇的含量也相應逐漸增高,作為一種市場價格較高的化學品,如果仍將其作為有機廢物排出,將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從經濟性角度進行考慮,將副產物丁醇作為一種產品回收便有了必要。
目前在工業生產中回收丁醇時,先將含甲醇、水、丁醇及少量重組分雜質的混合物流送入甲醇分離塔,大部分甲醇從塔頂餾出,塔釜得到粗丁醇(含甲醇、丁醇和水)物流。這部分物流經丁醇重質塔分離,塔頂物流進入層析器,經分層后,富含丁醇的物流再進入丁醇產品塔。這樣的流程設置,使得進入層析器進行分離的物流先全部進行加熱汽化后從塔頂餾出,再通過塔頂冷凝器冷卻為液相后,最后才進入層析器分層。也就是說,這個過程中將需要通過層析器分離的物料進行了一次加熱,從而造成了能量的浪費,存在能量消耗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存在能量消耗大的問題,提供一種新的回收丁醇的方法。該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熱能的消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回收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含甲醇、丁醇和水的物流1從中部進入甲醇分離塔T1,經精餾分離后,塔頂得到物流2,塔底得到物流3;物流2進入后續流程;
b)物流3進入層析器D1,經分層分離后,得到物流4和物流5,物流5進入后續流程;
c)物流4進入丁醇重質塔T2,經精餾分離后,塔頂得到物流6,塔底得到物流7;物流7進入后續流程;
d)物流6進入丁醇產品塔T3,經精餾分離后,塔頂得到物流9,塔底得到產品丁醇;物流9返回至層析器D1。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甲醇分離塔T1的操作條件:塔釜溫度為115~135℃,塔頂溫度為90~110℃,操作壓力為0.3~0.45MPa,回流比1~3。所述丁醇重質塔T2的操作條件:塔釜溫度為110~145℃,塔頂溫度為65~85℃,常壓操作,回流比0.8~2.7。所述丁醇產品塔T3的操作條件:塔釜溫度為85~105℃,塔頂溫度為55~75℃,常壓操作,回流比0.2~1.5。所述層析器D1的操作條件:溫度為30~40℃,常壓操作。以重量百分比計,物流1中甲醇的含量為90~95%,水的含量為3~6%,丁醇的含量為2~5%。
本發明方法將層析器設置在甲醇分離塔T1和丁醇重質塔T2之間,由于在較低溫度下完成了分層,在進入后續精餾塔之前將廢水相排除,從而減少了后續精餾塔的能量消耗,后續工段可以節約熱能達24%,取得了較好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1和圖2中,1為含甲醇、丁醇和水的物流,2為甲醇分離塔T1塔頂液相出料,3為甲醇分離塔T1塔釜液相出料,4為層析器D1第一液相出料,5為層析器D1第二液相出料,6為丁醇重質塔T2塔頂液相出料,7為丁醇重質塔T2塔釜液相出料,8為丁醇產品塔T3塔釜液相出料,9為丁醇產品塔T3塔頂液相出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530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節能導光板構造
- 下一篇:一種電纜路徑帶電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