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91654.0 | 申請日: | 201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1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光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F1/1333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歐陽啟明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 顯示裝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各種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顯示器為多媒體電子產品的重要組件。而液晶顯示裝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省電、無輻射、體積小、低耗電量、不占空間、平面直角、高解析度以及畫質穩定等優點,已逐漸取代傳統的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athode?ray?tube?display,CRT?display),廣泛用于手機、屏幕、數字電視以及筆記型計算機等電子產品上。
目前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塊分成側向式入光(Side-light?type)背光模塊與直下式入光(Direct-light?type)背光模塊兩種。為了滿足液晶顯示裝置節能與美觀(即厚度薄、邊框窄)的需求,側向式入光的背光模塊逐漸成為了市場的主流產品。然而這種類型的背光模塊因其入光方式存在一先天的缺陷,如圖1所示,導光板的出光面101的出光光場對于出光面101的法線方向A2呈現非對稱現象,這樣導致出光面101的最大光強所對應的出光方向A1不平行于出光面101的法線方向A2,使得出光視角θmax(即最大光強所對應的出光方向A1與出光面101的法線方向A2的夾角)過大,影響相應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
為克服上述的缺陷,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商一般通過在導光板的出光面側貼附可改變光場方向的光學膜片,將偏移掉的光場方向回拉至相應的顯示面板的正視角上。但是要達到較佳的補償效果,則需要用到各種光學膜片的組合貼附,這樣導致背光模塊的制作成本上升。
故,有必要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改變顯示面板和背光模塊的相對位置,減緩光場不對稱現象的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現有采用側向式入光的背光模塊的液晶顯示裝置由于光場不對稱現象導致顯示品質較差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包括背光模塊以及顯示面板,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之間具有夾角θpb。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夾角θpb的取值根據出光視角θmax確定,其中所述出光視角θmax為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最大光強對應的出光方向與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夾角。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最大光強對應的出光方向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夾角θmp=(θmax-θpb)。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夾角θpb小于所述出光視角θmax。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夾角θpb等于所述出光視角θmax。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夾角θpb的取值根據所述出光視角θmax和所述背光模塊的厚度確定。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中,所述背光模塊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上的光學膜片,所述光學膜片包括擴散片、反射式增亮膜、棱柱膜、微透鏡光學膜片和/或帶圓角的棱鏡光學膜片。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液晶顯示裝置包括背光模塊以及顯示面板,所述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A、根據出光視角θmax確定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夾角θpb;其中所述出光視角θmax為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最大光強對應的出光方向與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夾角。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驟A之前還包括步驟:A1、根據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各出光方向的光強,確定所述出光視角θmax。
在本發明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中,所述背光模塊的出光面的最大光強對應的出光方向與所述顯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法線方向的夾角θmp=(θmax-θp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916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