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多桿機構的料道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9848.7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2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昌杰;侯士存;裴寄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7/00 | 分類號: | B65G3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化生產輸送線用的料道,具體地說是帶有多桿機構的料道。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自動化生產輸送線上使用的料道,需要實現橫向輸送與縱向輸送的銜接,或上料/卸料輸送與主線輸送的銜接,這就需要料道能夠擺動,目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普遍采用的是使用液壓缸直接頂起料道,但液壓系統造價高,且對環境要求也高,增加了生產成本,不方便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多桿機構的料道,解決使用液壓缸直接頂起料道存在液壓系統造價高,對環境要求高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有多桿機構的料道,包括料道,其特征是,所述的料道下方分別固定有第一鉸支座和第二鉸支座,第一鉸支座與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氣缸的一端鉸接,氣缸的另一端與第二鉸支座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桿上的中上部還鉸接有第二連桿,第二連桿的末端與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三鉸支座鉸接;所述的料道末端鉸接有第四鉸支座,第四鉸支座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第一鉸支座位于料道前端;所述的氣缸由氣動系統控制。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多桿機構形成四連桿-曲柄滑塊機構組合實現了放大作用力的功能,用較小的推力輸出較大的舉升力,并采用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的氣動系統做動力,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氣缸動作前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氣缸動作后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機構運動。
圖中:1料道,2第一鉸支座,3第二鉸支座,4第三鉸支座,5第四鉸支座,6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帶有多桿機構的料道,包括料道1,所述的料道1下方分別固定有第一鉸支座2和第二鉸支座3,第一鉸支座2與第一連桿6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6的另一端與氣缸8的一端鉸接,氣缸8的另一端與第二鉸支座3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桿6上的中上部還鉸接有第二連桿7,第二連桿7的末端與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三鉸支座4鉸接;所述的料道1末端鉸接有第四鉸支座5,第四鉸支座5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的第一鉸支座2位于料道1前端;所述的氣缸8由氣動系統控制。
其中,第三鉸支座4、第二連桿7、第一連桿6、料道1和第四鉸支座5構成四連桿機構,第一連桿6、第一鉸支座2、料道、第二鉸支座3和氣缸8構成曲柄滑塊機構,通過四連桿-曲柄滑塊機構可實現料道1繞第四鉸支座5擺動。為了實現氣缸8推力放大的作用,第二連桿7需鉸接在第一連桿6的中上部,使第一鉸支座2到第二連桿7鉸接端的距離小于第二連桿7鉸接端到第一連桿6與氣缸8鉸接端的距離,根據力矩公式M=F×L(其中M為力矩,F為力,L為力臂)得出:氣缸8推力F為定值時,力臂L越大,力矩M就越大,輸出頂力與氣缸8推力的倍數越大。
如圖2所示,氣缸8活塞推至極限位置后,使第一連桿6和第二連桿7中心線重合,進入多桿機構的死點位,此時料道1前段重力由第一連桿6和第二連桿7共同承受,氣缸8不分擔重力,只有當氣缸8活塞退回時,料道1前端才可下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98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