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球形四氧化三鈷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9761.X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9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宋順林;王汝娜;劉亞飛;陳彥彬;湯賀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G51/04 | 分類號: | C01G5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球形 氧化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球形四氧化三鈷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高端電子產品的飛速發展,對鋰電池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更大的容量更長的待機時間是必然的發展方向,在這個廣闊的高端市場領域,高密度鈷酸鋰占有90%以上的份額。
高密度鈷酸鋰以氧化鈷為原料來制備。由于原料氧化鈷的性能對鈷酸鋰材料有很大影響,所以對于氧化鈷制備有著嚴格的物化指標要求。目前常見的氧化鈷制備方法有濕法和干法,其中以濕法為優。
氧化鈷濕法合成工藝主要有碳酸鈷工藝、氫氧化鈷工藝:根據專利申請公開文件CN1376638A中所披露的碳酸鈷工藝是液相合成成碳酸鈷,高溫煅燒得到氧化鈷,再與鋰源反應,收率低,破碎難,粒度分布差,顆粒小且很難做大,致密度低,不能滿足高端鈷酸鋰的要求。根據專利申請公開文件CN101857277A、CN101434416A、CN101279771A中所披露氫氧化鈷工藝是液相合成氫氧化鈷,直接與鋰源反應,此工藝的顆粒大小及粒度分布可控,致密度較高,煅燒溫度低,無需強力破碎,但是此工藝需添加絡合劑,通常為有氨體系,廢水廢氣的排放是個嚴重問題,對環境造成污染,而且氫氧化鈷中的雜質含量難以去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球形四氧化三鈷及其制備方法,產品顆粒大小可控,D50能夠做到2~20um,粒度分布均勻,致密度高,堿性雜質含量低,產品一致性高;其制備方法簡單,無需添加絡合劑,容易洗滌,無對環境有害的物質排放,安全友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球形四氧化三鈷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將鈷鹽配制成濃度為0.5~5mol/L的鈷鹽水溶液;配制濃度為1~10mol/L的沉淀劑;準備合適的氧化劑。
(2)采用并流的方式把鈷鹽水溶液、沉淀劑和氧化劑同時通入反應釜中,控制pH值為8~12,反應溫度為30~90℃,攪拌下反應,使顆粒中粒徑達到2~20um,陳化2~10h,反應物經離心、洗滌及二次離心得到前驅體濾餅,直接在400~900℃條件下煅燒2~20h后得到四氧化三鈷。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步驟(1)所述的鈷鹽優選是硫酸鈷、氯化鈷、硝酸鈷或乙酸鈷等中的一種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步驟(1)所述的沉淀劑優選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氫氧化鋰、碳酸氫銨、碳酸銨、碳酸氫鈉或碳酸鈉等中的一種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步驟(1)所述的氧化劑為氧氣、空氣、雙氧水、過氧化鈉、次氯酸鈉和過硫酸鈉等。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步驟(2)中沉淀劑與鈷摩爾比約為1.0~2.5。
上述的制備方法中,步驟(2)中氧化劑與鈷鹽的摩爾比為0.5~5。
根據以上一種球形四氧化三鈷的制備方法所制得的球形四氧化三鈷,其特征在于其鈷含量為72.0~74.0%,D50約為2~20um,松裝密度>0.5g/cm3。
本發明的球形四氧化三鈷及其制備方法,其產品粒度D50在2~20um之間,產品顆粒大小可控,粒度分布均勻,致密度高,堿性雜質含量低,產品一致性高;其制備方法簡單,無需添加絡合劑,過程無有害的物質排放,安全友好。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中制得的球形氧化鈷電鏡照片;
圖2為實施例3中制得的球形氧化鈷電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法
????以下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具體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配制4mol/L的硫酸鈷鹽溶液、8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及8mol/L的雙氧水溶液,將三種溶液同時并流加入攪拌的反應釜中,控制鹽:雙氧水:氫氧化鈉的摩爾比為1:1:2,控制加液速度使得反應的pH值為8,控制反應溫度為60℃,反應后的漿液自然溢流到另一釜內陳化,經離心、洗滌過濾,再在500℃下煅燒8h,得到直徑D50=15.51um,松裝密度1.64g/cm3的四氧化三鈷。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97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