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閥定時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8757.1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3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將司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電裝 |
| 主分類號: | F01L1/348 | 分類號: | F01L1/34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陳珊;劉興鵬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時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閥定時控制裝置,其控制通過由從內燃機的曲柄軸傳遞的轉矩驅動的凸輪軸打開/閉合的閥的閥定時。
背景技術
已知的閥定時控制裝置具有與曲柄軸一起旋轉的驅動轉子以及與凸輪軸一起旋轉的從動轉子。閥定時通過改變凸輪軸相對于曲柄軸的旋轉相位而進行控制。
JP-B2-4247624或JP-A-2005-180433描述了這種閥定時控制裝置,其中從動轉子容納于與驅動轉子的鏈輪一體地旋轉的殼體內。從動轉子通過分隔殼體的內部來限定殼體中的操作腔。而且,鏈條布置為將曲柄軸連接至鏈輪的齒,以使得驅動發動機的凸輪軸的發動機轉矩在圓周方向上傳遞至鏈輪。而且,在傳遞發動機轉矩時,旋轉相位通過工作流體流入操作腔/從其中流出而改變。
鏈輪的內圓周螺旋或焊接至殼體以作為軸頸,并且軸頸在徑向上由從動轉子從軸頸的內側同軸地支撐。在閥定時控制裝置具有這個支承結構的情況下,當應力由于發動機轉矩產生于鏈輪時,應力傳遞至軸頸。如果軸頸由應力扭曲,支承結構可出現松度。在此情況下,驅動轉子會具有振動并且會在鏈條和驅動轉子之間產生異常噪音。
而且,在JP-B2-4247624或JP-A-2005-180433中,鏈輪在軸向上與從動轉子相接觸。如果應力在鏈輪的齒形成之后仍然存在和/或由發動機轉矩引起的應力使鏈輪扭曲,在從動轉子和鏈輪之間的邊界處密封性能和滑動性會降低。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目標是提供一種閥定時控制裝置,其中限制了異常噪音的產生。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示例,一種閥定時控制裝置通過改變內燃機的凸輪軸相對于曲柄軸的旋轉相位來控制由從曲柄軸傳遞的轉矩驅動的凸輪軸打開/閉合的閥的閥定時,該裝置包括驅動轉子、環形轉矩傳遞元件以及從動轉子。驅動轉子與曲柄軸一起旋轉,并且具有帶有多個齒的鏈輪以及與鏈輪一體地旋轉的空心殼體。環形轉矩傳遞元件將曲柄軸連接至鏈輪的多個齒以便在圓周方向上傳遞轉矩。從動轉子與凸輪軸同軸地旋轉并且通過在圓周方向上隔開空心殼體的內部來限定操作腔。從動轉子使用工作流體相對于操作腔的流改變旋轉相位。空心殼體具有圓筒形軸頸部分和固定部分。圓筒形軸頸部分和固定部分同軸地定位,并且固定部分在徑向上定位在圓筒形軸頸部分的外圓周外側一個距離。圓筒形軸頸部分在徑向上由凸輪軸和從動轉子的至少一個從圓筒形軸頸部分的內側支撐,并且鏈輪固定至固定部分。
因此,能降低閥定時控制裝置中的異常噪音。
附圖說明
本公開的上面以及其他的目標、特點以及優點將從以下參照附圖的詳細描述中變得更加明顯。在附圖中:
圖1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閥定時控制裝置的截面圖;
圖2是沿著圖1的線II-II截取的截面圖;
圖3是示出閥定時控制裝置的側視圖;
圖4A-4D是示出生產閥定時控制裝置的連接器部的方法的視圖;
圖5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閥定時控制裝置的截面圖;
圖6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變型示例的閥定時控制裝置的截面圖;并且
圖7是示出根據第三實施例的閥定時控制裝置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公開的實施例將在下文參照附圖進行描述。在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中描述的事物相應的部分可指定相同的參考標號,并且這些部分的冗余解釋可以省略。當在一個實施例中僅描述構造的一個部分時,另一個前述實施例可應用于該構造的其他部分。這些部分可組合,即使沒有明確地描述這些部分能組合。實施例可部分地組合,即使沒有明確地描述這些實施例能組合,只要組合是無害的。
(第一實施例)
根據第一實施例的閥定時控制裝置1適用于例如車輛的內燃機。閥定時控制裝置1設置于驅動力傳遞系統中以將發動機的曲柄軸(未示出)的驅動力傳遞至凸輪軸2。閥定時控制裝置1控制用作由凸輪軸2打開或閉合的“閥”的進氣閥的閥定時。閥定時控制裝置通過改變凸輪軸2相對于曲柄軸的旋轉相位來控制閥定時,并且包括繞著同一旋轉軸線旋轉的驅動轉子10和從動轉子20。
圖1是沿著圖2的線I-I截取的橫截圖。驅動轉子10包括外殼12、鏈輪元件13以及連接器部14。外殼12和鏈輪元件13由連接器部14彼此同軸地連接。外殼12由金屬制成,并且具有圓筒形壁120以及結合至圓筒形壁120的端部的底壁1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電裝,未經株式會社電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87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