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發電機通風模型試驗的多通道微壓測量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7767.3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0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錢鋒;張鵬;王謙;潘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9/00 | 分類號: | G01L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華典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豐;楊保剛 |
| 地址: | 618025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發電機 通風 模型 試驗 通道 測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機冷卻系統研究,氣體壓力、風速測量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發電機通風模型試驗的多通道微壓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在電機通風模型研究中,對電機模型內小于100Pa的微壓區域的風壓測試,采用的是0-1000Pa量程的測試系統,其被測區域小于量程的三分之一,造成誤差很大,無法準確測量。經調研國內外有成品的單通道或少量通道的微壓測量儀,每臺只有1個或者2個通道,其分析及計算在儀器內部,而且軟件程序已經固化不能修改,對于同時進行多至幾十、幾百個測量點則需要無數個微壓儀,顯然現有的微壓儀不能滿足電機模型中多點微壓測量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發電機通風模型試驗的多通道微壓測量系統。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發電機通風模型試驗的多通道微壓測量系統,包括儀器面板、儀器主體和連接儀器面板和儀器主體的橡皮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儀器面板上設置有至少3個全壓輸入口和靜壓輸入口,所述儀器主體上設置有至少3個全壓變送器輸入口、靜壓變送器輸入口,主體內設置有微壓檢測電路。
所述微壓檢測電路包括:用于為整個系統提供電源的精密電源、至少3個用于檢測氣體壓力變化的差壓變送器、數據采集器、用于連接差壓變送器和數據采集器的D型接口、與數據采集器連接且用于數據處理和記錄及其人機操作的PC機。
所述全壓輸入口通過橡皮管和變送器全壓輸入端連接,靜壓輸入口通過橡皮管與變送器靜壓輸入口連接。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采用多個差壓變送器同時進行多通道微壓變化檢測,使得測量相比現有技術而言大大提高,且多通道技術的采用滿足了電機模型中多點微壓測量的要求。
二、本發明填補了國內外沒有用于對電機模型內小于100Pa的微壓區域進行風壓測試的0-100Pa多通道微壓測量系統的空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外形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電氣工作原理圖。
附圖中1-全壓輸入口、2-靜壓輸入口、3-儀器面板、4-變送器全壓壓輸入口、5-變送器靜壓輸入口、6-儀器主體、7-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工作時將全壓輸入口1和靜壓輸入口2通過橡皮管與埋在風機里的畢托管連接,從而將風機內的風壓引入全壓輸入口1和靜壓輸入口2,全壓輸入口1和靜壓輸入口2通過橡皮管與儀器主體6上的變送器全壓輸入口4和變送器靜壓輸入口5連接,通過變送器全壓輸入口4和變送器靜壓輸入口5將風壓送至差壓變送器內部,差壓變送器將風壓信號轉換為1~5V的標準模擬信號輸出給數據采集器,數據采集器通過USB接口與PC機通訊,且數據采集器在計算機測試軟件控制下完成信號采集。
本發明在器件選型上,抗干擾能力強,精度高,本發明的電源的選型及數量配置,經過研究,本提案中的精密電源模塊選擇ABL8MEM2406,能夠保證微差壓變送器的精度。一個電源模塊可以帶至少10個本提案中的微差壓變送器,而不會影響變送器的精度。輸入接口的固定及安裝方面,因為是微壓測量,如果面板輸入接口及變送器輸入接口有輕微的漏氣,都會引起較大的誤差,所以本發明采用精密測量用不銹鋼氣體專用密封接頭確保其具有良好的氣密性,通透性。本發明價格低廉,體積小,便于推廣。
本發明將前端風壓轉換為電信號的工作與采集和分析計算工作分段完成,前端工作由變送器轉換部分完成,其采集和分析計算工作由采集器和計算機完成,而且分析計算程序可以根據實用情況進行改編。研究出其最適當的電源環境、輸入口的連接方式等。
本發明應用于大型發電機通風模型試驗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未經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77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