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7304.7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8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胡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園區新宏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10 | 分類號: | H04L12/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126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線網絡 保護 以太網 供電 輸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尤其涉及一種不用電力網絡直接供電,采用以太網供電技術的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通信市場在2008年迎來3G技術應用許可:中國移動的TD-SCDMA、中國電信的CDMA2000、中國新聯通的WCDMA。3G作為一種移動通信技術,具有覆蓋范圍廣、支持高速移動的優點,但速率相對較低,而WLAN(無線局域網絡)相對3G速率高,覆蓋范圍略窄,?3G與WLAN是互補性很強的兩種技術。運營商加快了Wi-Fi技術的應用,推出3G+WLAN的應用模式,開始大規模建設WLAN系統。WLAN產品是3G的助力器,能為3G進行數據分流,承載3G移動多媒體業務的壓力,支持實時應用功能,例如上網沖浪、下載音樂、在線聊天、VoIP、流媒體視頻以及互交式游戲等。
傳統的網絡建設中,所有的終端設備都采用電力網絡直接供電,成本不但高昂,而且線纜的部署安裝變得復雜,走線雜亂。這樣就急需一種既成本低、又簡單方便的發明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成本低,使用方便又簡單的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所述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包括保護器以及和保護器輸出端連接的基站,所述保護器和基站之間設置有一條線纜。
作文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保護器包括第一信號傳輸模塊和第一信號接收模塊,基站包括第二信號傳輸模塊和第二信號接收模塊。
作文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信號傳輸模塊和第二信號接收模塊連接,第一信號接收模塊和第二信號傳輸模塊連接。
作文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線纜內包括有至少第一電流傳輸對和第二電流傳輸對。
作文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電流傳輸對和第二電流傳輸對都連接到保護器和基站。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成本低,使用又方便、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本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所述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包括保護器以及和保護器輸出端連接的基站,所述保護器和基站之間設置有一條線纜。
所述保護器包括第一信號傳輸模塊和第一信號接收模塊,基站包括第二信號傳輸模塊和第二信號接收模塊;所述第一信號傳輸模塊和第二信號接收模塊連接,第一信號接收模塊和第二信號傳輸模塊連接。
線纜內包括有第一電流傳輸對和第二電流傳輸對,第一電流傳輸對和第二電流傳輸對都連接到保護器和基站。
本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無線網絡保護器以太網供電輸出結構具有如下優點:
1、使用以太網供電技術只需要安裝和支持一條電纜,簡單而且節省空間,并且設備可隨意移動;
2、無線局域網絡基站一般都需要安裝在難以部署電源的地方,使用以太網供電則不再需要昂貴電源和安裝電源所耗費的時間,節省了費用和時間;
3、像數據傳輸一樣,以太網供電技術可以通過使用簡單網管協議(SNMP)來監督和控制該設備;
4、供電端設備只會為需要供電的設備供電,只有連接了需要供電的設備,以太網電纜才會有電壓存在,因而消除了線路上漏電的風險;
5、當遠端設備與網絡相連后,才能夠遠程控制、重配或重設,使網絡設備便于管理;
6、在無線局域網中,使用以太網供電技術可以簡化射頻測試任務,接入點能夠被輕松地移動和接入。
盡管為示例目的,已經公開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意識到,在不脫離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公開的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各種改進、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園區新宏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工業園區新宏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730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