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養蟹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6077.6 | 申請日: | 2012-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52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琴;史麗娜;陳學通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曉琴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蘭州中科華西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馬正良 |
| 地址: | 74300***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黃土高原 溝壑 塘壩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塘壩養蟹的方法。?
背景技術
定西地區處于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區塘壩星羅棋布,?僅定西市有150座、7330畝塘壩,其中安定區就有46座、3705畝,最大的500畝,最小的20畝,一般水深1~10m,壩底淤泥為10~20cm。形狀不規則,不滲漏,水草豐富,水色為淡綠色和油綠色,水位穩定,遠離居民生活區,周邊無廠礦企業,交通比較方便。除少部分用于灌溉外,大部分基本閑置。在調查中發現塘壩水生浮游動植物非常豐富,適合養蟹,發展塘壩漁業。從2006年4月開始,到2010年年底結束為期五年,對河蟹的養殖、放養密度、增重倍數、成活率進行研究,制定了《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生態健康養蟹技術規范》。?
發明內容
針對河蟹在塘壩中的生活習性、增重倍數、成活率等養殖試驗研究,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養蟹的方法。?
一種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養蟹方法,其方法包括:?
①選擇水域、監測塘壩水質
選擇代表性的水域,對塘壩進行水質化學和水體生物定性、定量分析:
水質化學分析測定結果是:溶解氧為5~8毫克/升,含鹽量為700~910毫克/升,總硬度為380~400毫克/升,氨氮為0.08~15毫克/升,總磷為0.01~0.02毫克/升,透明度為25~60cm,PH值為7~8.7;
水體生物定性定量分析測定結果是:浮游植物7門120種,浮游動物4類60種,浮游生物總量為20毫克/升,水草有蘆葦、菖蒲、眼子菜、苦草、浮萍、輪葉黑藻,水生底棲動物有水蚯蚓、搖蚊幼蟲、螺、蝦、河蜆、水蛭等70種,約784個/米2,還有狗魚、野鯽魚;
②選擇養殖品種、規格、密度及養殖方式
選水草豐富的養殖河蟹,河蟹規格為50~150g/尾,放養密度為30~500尾/畝,塘壩最佳的承載量為129.7—218.6斤/畝;?
③河蟹苗種選購、運輸:苗種引進
選擇有苗種生產許可證、檢疫證和養殖證三證齊全的苗種場,引進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活動力強、肢體完整、規格整齊的蟹苗;
蟹苗用尼龍網袋裝,泡沫箱包裝加冰塊運輸,一般不超過20小時;
④河蟹生態養殖試驗研究
養殖環境水草豐富,覆蓋水體的1/3,透明度30~60㎝,溶解氧5~8㎎/l,含鹽量700~780㎎/l,PH值7.5~8.5,水溫為5~24℃;
⑤疾病預防
河蟹發生甲殼潰瘍、纖毛蟲病,用20X10E-6硫酸鋅溶液浸洗蟹苗50分鐘消毒;流行季節為6~9月份,多點投放辣蓼、車前草、蒲公英、艾草捆來防治疾病;
⑥飼料投喂
7、8、9月份定點定時投喂鮮苜蓿草;4、5、6、7、8月份投喂蛙卵、蝌蚪、青蛙;
⑦河蟹的捕撈
河蟹性成熟有大批的河蟹出水,即進行打撈;
⑧日常管理
定時水質檢測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等理化因子的測定。
本發明的優點和產生的有益效果:?
一是利用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豐富浮游植物和水體生物,成功地養殖了河蟹,填補了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養殖的空白,為我市乃至同類地區發展塘壩水產養殖提供了科學依據;二是使定西塘壩養殖跨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成為漁業行業的新亮點,其對于發展地方經濟,對于提高農民收入,對于我國黃土高原地區塘壩養殖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再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黃土高原溝壑區塘壩養蟹方法,其步驟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曉琴,未經王曉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60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