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電部件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5530.1 | 申請日: | 2012-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9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上野隼輔;川西信吾;巖井宏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3H9/21 | 分類號: | H03H9/21;H03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電 部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水晶等壓電材料的壓電效果進行振蕩的壓電部件。
背景技術
在這種壓電部件的一個類型中,已知有使用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壓電部件。該音叉型壓電振動片具有:基部;一對振動腕,從基部向俯視直角方向延伸,并且互相平行;以及一對支撐腕,從基部夾持一對振動腕,向與該振動腕平行且相同的方向延伸。
壓電部件包括上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和密閉收納該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封裝件。該封裝件具有:蓋體;收納凹部,通過蓋體而被密閉;以及支撐臺,為了在基部的相反側通過支撐腕固定音叉型壓電振動片,設置于收納凹部的底面。
如上所述,因為音叉型壓電振動片僅被支撐腕的前端所支撐,所以在無意間向壓電部件施加沖擊時,支撐腕和振動腕大幅彎曲。因此,存在遠離被支撐腕支撐的地方的基部的前端或者從基部進一步延伸的振動腕的前端碰撞收納凹部的底面的情況。
由于這樣的碰撞,在支撐腕或者振動腕的前端會產生缺口,由于該缺口,前端部的質量減少,所以振蕩頻率從預想的振動數產生較大偏差。進而,在由于該碰撞產生的損壞導致支撐腕或者振動腕折損的情況下,壓電部件振蕩變得不可能。不管怎樣,已經不能再作為產生基準頻率用的部件繼續使用。
為了避免此種現象,使用如下辦法:通過在作為收納凹部的底面的一部分,即在預想振動腕和基部的前端發生碰撞的地方形成退刀槽(即槽狀凹部),能夠稍微降低前端碰撞的可能性(專利文獻1);或者,在底面的碰撞部位設置成為襯墊的減振器,使得即使受到碰撞也能夠減少其損壞(專利文獻2)。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08-11850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2010-141387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支撐腕支撐對壓電部件施加沖擊時基部的質量和振動腕的質量。在較大沖擊時,支撐腕大幅彎曲,基部深入到退刀槽中。即,支撐腕所受到的力學負荷變得最大。
先前以來,上述退刀槽占有比較大的面積,其邊緣部(緣部)位于進入至支撐腕的領域的位置。因此,當在沖擊時支撐腕大幅彎曲時,支撐腕的側面會碰撞退刀槽的有棱角的邊緣部。支撐腕不僅原本就受到較大的力學負荷,此外,由于有棱角的邊緣部進行碰撞,因此支撐腕所受到的損傷較大,在該位置折損的可能性較大。此外,為了提高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振動效率,在支撐腕上沿長度方向形成貫通長孔,在該情況下,由于進一步的沖擊而容易折損,問題變得嚴重。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在壓電部件受到沖擊時,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支撐腕的部分不碰撞退刀槽的有棱角的邊緣部,由此支撐腕不發生折損。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上述問題通過以下方法解決。即,本發明第1方面的壓電部件包括音叉型壓電振動片和封裝件。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具有:基部;一對振動腕,從所述基部向俯視直角方向延伸,并且互相平行;以及一對支撐腕,從所述基部夾持所述一對振動腕,向與該振動腕平行且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封裝件具有:蓋體;收納凹部,收納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并通過所述蓋體而被密閉;一對支撐臺,為了在所述基部的相反側通過所述支撐腕固定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設置于所述收納凹部的底面;以及退刀槽,為了防止固定于所述支撐臺的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碰撞所述收納凹部的底面,而形成于該底面。所述壓電部件的特征在于,當該壓電部件受到沖擊時,為了防止所述支撐腕的部分碰撞所述退刀槽的邊緣部,所述退刀槽的邊緣部形成于該基部的下側,使得所述基部的部分發生碰撞。
本發明第2方面的壓電部件的特征為,在本發明第1方面中,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原料為水晶。
本發明第3方面的壓電部件的特征為,在本發明第1方面或者第2方面中,所述退刀槽為俯視長方形狀。
本發明第4方面的壓電部件的特征為,在本發明第1方面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在所述支撐臺上,在其各上面上形成分別接續于形成在壓電部件的底面上的一對端子電極的電極,在通過導電性粘接劑機械地支撐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同時,供應用于電性驅動所述音叉型壓電振動片的驅動電壓。
本發明第5方面的壓電部件的特征為,在本發明第1方面至第3方面的任一方面中,在所述支撐腕上,沿所述支撐腕的長度方向形成貫通長孔。
本發明第6方面的壓電部件的特征為,在本發明第1方面中,所述退刀槽形成為位于所述基部的下側的領域內,同時形成為位于所述一對振動腕的前端部的下側的領域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波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波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55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