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電池片的柵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5111.8 | 申請日: | 2012-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25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衛東;顧為;李紅生;楊東琴;徐建鴻;徐進;湯云鶴;趙楓;趙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衛東 |
| 主分類號: | H01L31/0224 | 分類號: | 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42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電池 結構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電池片的柵線結構。屬于太陽能光伏領域。
(二)背景技術
目前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產業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然而與常規能源相比,較低的發電效率和相對較高的成本制約了其發展。在影響效率的因素中,電池片的柵線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太陽能電池片受光面的柵線設計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收集光電流,即柵線應越密集越好,然而這必然減少了硅電池的受光面積,同時也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有利于電流收集效果的太陽電池片的柵線結構,同時盡可能少的影響受光面積和生產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太陽電池片的柵線結構,在所述太陽電池片的受光面設置有多根平行的細柵線,以及若干與細柵線垂直的主柵線。
具體地,每兩根相鄰的細柵線兩端相互交錯連通,所述多根平行的細柵線形成連續的“S”型。
所述細柵線和主柵線的材料為銀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將柵線設計成相互連通的“S”型結構,增加了柵線的電流收集能力,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片的電性能效率,同時減少了對受光面積和成本的影響。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太陽能電池片1
細柵線2
主柵線3。
(五)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電池片的柵線結構,在所述太陽電池片1的受光面設置有多根平行的細柵線2,以及若干與細柵線2垂直的主柵線3。所述每兩根相鄰的細柵線2兩端相互交錯連通,所述多根平行的細柵線2形成連續的“S”型;所述細柵線2和主柵線3的材料為銀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衛東,未經趙衛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511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電池組件
- 下一篇:基于3D PGIS和WSN的交通違法管理系統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