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呼叫方法、呼叫顯示方法及終端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4620.9 | 申請日: | 2012-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49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馮海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H04M1/57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熊永強 |
| 地址: | 518129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呼叫 方法 顯示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呼叫方法、呼叫顯示方法及終端。
背景技術
目前用戶撥打電話的過程通常是,用戶向手機輸入預呼叫的號碼(也稱“被叫號碼”)后,點擊撥號鍵;手機檢測到撥號鍵被觸發后,根據用戶輸入的被叫號碼,生成相應的呼叫請求,并將呼叫請求發送給網絡側設備(例如:基站);網絡側設備接收到呼叫請求后,根據呼叫請求中的被叫號碼,發起對被叫方的尋呼,并將主叫號碼發送給被叫方;被叫方通常在提示用戶有新呼入時,會顯示主叫號碼。
根據目前的呼叫方式,當用戶處于開會或一些不適宜當眾接聽電話的場合時,如果有電話打進來,通常用戶不會立即接聽接話,而是等到會議結束或其他方便的時候再進行處理;但是,該呼入的電話可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電話,需要用戶立即處理。現有技術并不能區分當前來電的性質,可能會導致用戶未能及時處理重要來電,造成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呼叫方法、呼叫顯示方法及終端,可以在不方便接聽電話的場合,提示用戶來電的重要程度,避免用戶漏接重要來電。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呼叫方法,包括:
接收用戶選擇的呼叫緊急度信息,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用于指示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發起對被叫方的呼叫請求,所述呼叫請求中包含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
相應地,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呼叫顯示方法,包括:
接收來自主叫方的呼叫請求;將所述呼叫請求顯示給用戶,并提取所述呼叫請求中攜帶的呼叫緊急度信息顯示給用戶;其中,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用于指示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
相應地,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選擇的呼叫緊急度信息,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用于指示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呼叫模塊,用于發起對被叫方的呼叫請求,所述呼叫請求中包含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
相應地,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終端,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來自主叫方的呼叫請求;處理模塊,用于將所述呼叫請求顯示給用戶,并提取所述呼叫請求中攜帶的呼叫緊急度信息顯示給用戶;其中,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用于指示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
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呼叫方法、呼叫顯示方法和終端,主叫方在向被叫方發起呼叫請求時,同時將呼叫緊急度信息一并發送給被叫方,因此使被叫方能夠了解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可以方便用戶在不方便接聽電話的場合,根據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區別對待,從而避免用戶漏接重要來電。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呼叫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作為主叫方的終端的撥號界面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呼叫顯示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作為被叫方的終端的來電顯示界面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作為主叫方的終端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作為主叫方的終端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作為被叫方的終端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是本發明的呼叫方法的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所述呼叫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是:手機等能夠實現通訊功能的作為主叫的終端,也可以是集成通信模塊,本發明實施例對此并不進行限制。所述方法流程包括:
步驟S11,接收用戶選擇的呼叫緊急度信息,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用于指示當前呼叫的緊急程度。
步驟S12,發起對被叫方的呼叫請求,所述呼叫請求中包含所述呼叫緊急度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未經華為終端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462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