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閘門底坎埋件安裝方法及所用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3991.5 | 申請日: | 2012-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7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程雪軍;周厚貴;趙光治;楊俊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洲壩集團試驗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7/54 | 分類號: | E02B7/5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閘門 底坎埋件 安裝 方法 所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工建筑物中的閘門止水領域,特別是一種水下閘門底坎埋件安裝方法及所用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常規的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為了讓閘門下閘后止水,鋼制閘門底部設有橡膠水封條,在閘門底部水封條相對應位置的混凝土結構一般需要埋設鋼板底坎,以提高表面的平整度(誤差在2mm以內)。水工建筑物中閘門底坎施工是在混凝土澆筑時預留底坎安裝位置,在底坎埋件安裝固定后,再澆筑二期混凝土回填底坎埋件和混凝土之間的空隙,一般是在工程施工期同步作業,屬干地條件施工。在某工程的封堵門槽水下封堵施工過程中,閘墩中預留的封堵門槽高程在▽134m~▽162m,在閘墩加高后延伸至▽176.4m。根據該地的水文資料,要形成干地施工條件需要對▽134m~▽157.4m范圍的封堵門槽進行封堵。初期工程的封堵門槽內沒有安裝閘門導軌,在后期加高施工時,受庫水位的限制,僅在▽145以上部位新增安裝了鋼閘門導軌,▽145以下因處于水下無法增設閘門軌道,采用的是安裝空腔混凝土疊梁后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筑形成堵水墻,由于原門槽底坎的水平度很差,加上采用混凝土疊梁相互疊壘的方式,最上面混凝土疊梁的頂面水平度較差,疊梁兩端的高差在3cm以上,遠遠達不到鋼疊梁閘門底坎要求的水平度小于2mm的技術水平。因此需要在混凝土疊梁頂部增設一道閘門鋼制底坎,施工部位在水下的深度10m以上。現有技術中尚無適于實用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下閘門底坎埋件安裝方法,可以確保水下施工的底坎與閘門水封之間結合緊密,達到止水的目的。本發明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調節底坎埋件,使水下施工較為便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下閘門底坎埋件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在基礎頂部安裝可調節底坎埋件;
二、水下調整可調節底坎埋件使閘門底坎埋件水平;
三、安裝PBM澆筑模板;
四、澆筑PBM水下混凝土;
五、拆模及清理;
通過上述步驟確保水下安裝的閘門底坎埋件水平。
優化的方案中,閘門底坎埋件一側與多個固定連接在基礎上的第一調節螺栓連接,另一側與支撐角鋼固定連接,支撐角鋼通過第二調節螺栓與固定安裝的固定角鋼連接,在靠近第一調節螺栓的一側設有PBM澆筑模板。
優化的方案中,在基礎頂部安裝可調節底坎埋件時,在水下或水上安裝。
優化的方案中,所述的PBM澆筑模板距離閘門底坎埋件10~15cm。
所述的PBM聚合物混凝土是以PBM樹脂為粘結劑,將PBM樹脂與骨料固結而成的混凝土。
優化的方案中,所述的PBM澆筑模板的上邊高于閘門底坎埋件
所述的基礎為多個在水下堆疊的空腔混凝土疊梁。
一種可調節底坎埋件,閘門底坎埋件一側與多個固定連接在基礎上的第一調節螺栓連接,另一側與支撐角鋼固定連接,支撐角鋼通過第二調節螺栓與固定安裝的固定角鋼連接,在靠近第一調節螺栓的一側設有澆筑模板。
所述的澆筑模板、閘門底坎埋件、支撐角鋼和基礎的上端面構成一個混凝土澆筑倉。
傳統的閘門底坎埋件施工都是在無水的干地條件下進行施工,很容易通過澆筑二期混凝土保證底坎埋件的平整度及埋件底面的混凝土密實,達到止水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水下閘門底坎埋件安裝方法及所用的裝置,突破了閘門底坎埋件在無水干地施工的條件限制。適用于水下的施工改造,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經過某大壩加高改造工程的實踐證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滿足了工程實際需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布置的俯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中:閘門底坎埋件1,支撐角鋼2,第一調節螺栓3,第二調節螺栓3',調節螺母4,緊固螺母5,PBM澆筑模板6,內膨脹螺栓7,膨脹螺栓8,固定角鋼9,閘門底部橡膠水封位置10,可調節底坎埋件11,空腔混凝土疊梁12,閘門槽13。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中,一種水下閘門底坎埋件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在基礎頂部安裝可調節底坎埋件11;
此處所述的基礎為多個在水下堆疊的空腔混凝土疊梁12。疊梁上表面兩端的高差在3cm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洲壩集團試驗檢測有限公司,未經葛洲壩集團試驗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399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下低噪楔形分離裝置
- 下一篇:具有調姿能力的高剛度四自由度并聯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