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直驅發電機定子集中雙繞組線圈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3562.8 | 申請日: | 2012-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1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包偉國;付聲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聯合動力技術(宜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3/04 | 分類號: | H02K3/04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李妙英 |
| 地址: | 21420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發電機 定子 集中 繞組 線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電機制造領域的直驅發電機定子繞組,尤其是一種改進的直驅發電機定子集中雙繞組線圈。
背景技術
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因省略了故障相對較大的增速齒輪箱及轉子上的滑環的優點,逐漸在風力發電中推廣成為主導產品,直驅發電機定子可采用分布繞組或集中繞組結構,實際上由于風速在不斷變化,因此其發出的頻率和電壓是不穩定的,需要經過交直交變頻后,才能保證輸出頻率和電壓的穩定性,滿足上網的條件,然而變頻器在工作時會導至發生高頻脈沖,此高頻脈沖要感應至定子線圈,會使定子繞組產生集膚效應,使定子繞組的電流密度提高,從而提高電機溫升,導致發電機輸出功率不足。現采取多股導線編織成股線繞制成線圈,以減少集膚效應,提高導線利用率。由于直驅發電機輸出電壓和頻率的變化,為了満足并網的要求,新型直驅風力發電機,已選為少槽多極、多并聯支路的發電機,定子線圈采用集中繞組組成。
國外采用的低壓發電機集中繞組定子線圈,由于其導線截面較大,直驅發電機定子繞組系由600到700多根很小直徑的換位漆包線編織壓成方型,再繞制成多匝多排線圈,所以只設計成單線圈,每個線圈均需按要求進行連接,這樣線圈接頭多,接線工作量大了一倍,而且極易造成多股繞組中細線的漏接、斷線或虛焊等缺陷,同時接線后的檢查也很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極大降低線圈連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及可靠性的改進的直驅發電機定子集中雙繞組線圈。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改進的直驅發電機定子集中雙繞組線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相鄰的兩組線圈,一組線圈帶進線自由端,另一組線圈帶出線自由端,帶進線自由端的一組線圈由進線自由端沿順時針方向從底層向面層繞制的若干匝組成,其面層出線逆時針彎折一組線圈寬度后作為帶出線自由端線圈的面層進線,所述帶出線自由端的線圈由面層進線沿逆時針方向從面層向底層繞制的若干匝組成,其底層出線為出線自由端。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線圈是600多根換位漆包線編織壓成方型后的繞制品。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相鄰的兩組線圈構成2-5度的夾角,通過此種優選保證兩組并列的圓鉅形線圈更容易的嵌入定子鐵芯槽內。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進線自由端和出線自由端分別位于兩組線圈的底層并設置在同一側,從而遠離轉子,避免與轉子摩擦,有效防止故障的發生。
本發明為改進的直驅發電機定子集中雙繞組線圈,通過將相鄰兩個線圈進行連續繞制,構成雙繞組線圈,此雙繞組線圈中要求兩個線圈繞制方向相反,用以確保同相同槽的電流方向一致,并且線圈需按電角度的要求排列,通過將定子繞組的單繞組改為雙繞組結構,從而使相鄰繞組不需再進行導線連接,不僅大大降低了連接導線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兩個線圈之間沒有接頭,從而提高了運行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改進的直驅發電機定子集中雙繞組線圈,包括相鄰的兩組線圈(3、4),一組線圈3帶進線自由端1,另一組線圈4帶出線自由端2,帶進線自由端1的一組線圈由進線自由端1沿順時針方向從底層向面層繞制的若干匝組成,其面層出線逆時針彎折一組線圈寬度后作為帶出線自由端線圈4的面層進線,所述帶出線自由端2的線圈4由面層進線沿逆時針方向從面層向底層繞制的若干匝組成,其底層出線為出線自由端2,進線自由端1和出線自由端2分別位于兩組線圈(3、4)的底層并設置在同一側,線圈是600多根換位漆包線編織壓成方型后的繞制品,相鄰的兩組線圈(3、4)構成2-5度的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聯合動力技術(宜興)有限公司,未經國電聯合動力技術(宜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356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