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離高速鋼電爐渣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3038.0 | 申請日: | 2012-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5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丹陽市嘉山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00 | 分類號: | C22B1/00;C21B3/04;B03C1/02;B03B7/00 |
| 代理公司: | 鎮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華 |
| 地址: | 2123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離 高速鋼 爐渣 生產 方法 | ||
1.一種分離高速鋼治煉后爐渣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1)、破粹分選:將高速鋼治煉后爐渣用破粹機粉粹后,用600高斯強磁分類篩選,將完全不含鋼的爐渣選出直接進入干磨機碾細;
2)、水磨碾處理:將帶有含鋼成份的爐渣進入水磨倉碾壓,加入與磨倉容積為1:4的磨料后,將水量以每分鐘75轉的轉速、流量以800kg/h的速度進磨倉:以3000kg/h的磨碾量碾磨,磨成微渣、鐵精粉、碾不碎的顆粒鋼和渣塊的混合料;
3)、水洗:將上述混合料經磨碾出料口,在30目的水洗轉動篩中水洗分離,形成30目以上及以下顆粒物后再分別分離;
4)、一次強磁分離:將分離出的30目以上顆粒物中的顆粒鋼和渣塊進入600—700高斯級的強磁水中分離,使顆粒鋼和含鋼渣塊及含少量鋼渣塊分離,分離后形成的3-7mm×3-7mm大小的硬顆粒砂,經篩選、涼干、包裝;
5)、二次強磁分離:將步驟4)中的顆粒鋼和含鋼渣塊進入500-600高斯級強磁水中分離,使顆粒鋼和含鋼渣塊分離;
6)、凈化處理:將步驟4)、步驟5)中分離出來的含鋼渣塊及含少量鋼渣塊全部混入粉碎后的爐渣中重新進入磨碾程序;而分離出來的顆粒鋼經過30-45%清洗液清洗、烘涼干后,即為煉高速鋼的顆粒鋼,此顆粒鋼的含鋼量為90-93%;
7)、比重法分離:將步驟3)中30目以下顆粒物中的微渣和鐵精粉,經水洗分離后進入多層式水磁性乳選分離機進行分層分離,得到微渣和鐵精粉:
所述的水洗分離是將微渣和鐵精粉從多層式水磁性乳選分離機底層水中進入,用比重法使輕物微渣浮入上層并進入下出口管排出后,用泥水泵管道送入沉淀池中沉淀;重物鐵精粉流入中層,經水沖洗干凈后由500高斯級的定位磁管分離出倉,收集再經自然涼烘干后得到鋼品位為55-60%的鐵精粉;
8)、沉淀:用泥水泵將經比重法分離后的輕物微渣送入一級沉淀大池后,在水中加入2%明礬,加速污水沉淀,將未完全淀清的水再送入二級沉淀小池,并在一級沉淀大池和二級沉淀小池之間的出水口處用閘板式平面下水,控制好進污水管的流量,保持0.5公分清水面層,平型下流,再在二級沉淀小池和三級沉淀池之間的出水口處,用同樣的方法,經過再次過濾后,將清水送入一級沉淀大池中循環用水;
9)、制作水泥原料:進入一級沉淀大池中的微渣,除出水口一面用蛇皮口袋灌入微渣筑埂外,其它三面均用微渣直接筑埂即可,等微渣堆積成六米高時,即換至第二個一級沉淀大池,用同樣的方式循環管理使用,一級沉淀大池經過四個月的自然干化后,直接用于水泥原料;
10)、尾渣處理:二級沉淀小池中的少量尾渣定期清理,經自然干化后代替粉煤灰用于建筑公路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離高速鋼治煉后爐渣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的磨料是:120mm的鋼球占50%,100mm的鋼球占10%,80mm鋼球占10%,50mm鋼球占10%,100×100mm的方塊鋼占5%,70mm×70mm的方塊鋼占5%,100mm×50?mm的棒型鋼占10%,鋼球、方塊鋼、棒型鋼和磨撐板是5價鉻以上的高鉻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離高速鋼治煉后爐渣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6)中的清洗液百分濃度配比為:皂角液10-15%、氯化鈉10-15%、防氧化劑10-15%,其余為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分離高速鋼治煉后爐渣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7)中水洗分離是將微渣和鐵精粉從多層式水磁性乳選分離機底層水中進入,用比重法使輕物微渣浮入上層并進入下出口管排出后,用泥水泵管道送入沉淀池中沉淀;重物鐵精粉流入中層,經水沖洗干凈后由500高斯級的定位磁管分離出倉,收集再經自然涼烘干后得到鋼品位為55-60%的鐵精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丹陽市嘉山水泥有限公司,未經丹陽市嘉山水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30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燃料電池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光催化氣體降解率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