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護帽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1551.6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9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師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2B1/08 | 分類號: | A42B1/08;A42B1/22;A63B7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033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種防護帽,涉及服裝技術領域,具體指一種包括體育運動、騎車、開車等戶外運動過程中,緩沖外力對頭部的傷害、震蕩和運動時減少空氣阻力,以及保持運動過程中頭部和脊椎的力平衡來達到保護頭頸安全的防護帽。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服裝技術領域中,防護帽主要為戶外運動帽、安全帽和功能性防護帽,一般通過增加帽殼、襯墊等來消除或減輕頭部碰撞和擦傷,或增加透氣材料、通風孔來保持清醒頭腦,或使用防塵、防輻射等功能材料來成為特定防護帽。此類結構構思沒有考慮到頭部在運動過程中保持平衡的手段和運動時減少空氣阻力方式,也沒有考慮到減輕和化解頭部受外力沖擊后所產生的震蕩力,以及沒有考慮到保持運動過程中頭部和頸椎之間受力的均勻方式,這樣久而久之的運動既會使人體頭部運動后頭腦無法及時產生應激反應,又會增加頭頸之間受力的不均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沒有考慮到頭部在運動過程中保持平衡的手段和運動時減少空氣阻力方式、沒有考慮到減輕和化解頭部受外力沖擊后所產生的震蕩力,以及沒有考慮到保持運動過程中頭部和頸椎之間受力的平衡方式,這樣久而久之的運動既會使人體頭部運動后頭腦無法及時產生應激反應,又會增加頭頸之間受力的不均勻等的不足而提出一種防護帽,其特點還包括曲輪連框、彈性V型框束、U型活塞環帶群、W型下顎托、顎托帶、波軸連桿、連桿滑動帶,七部分組成的可拆卸、組裝和更換內部填充材料的一種防護帽結構。
所述曲輪連框,采用耐磨耐沖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中的HUMW-PE塑料構成的框狀結構,包括以膠黏方式連接的曲軸連桿上部、曲軸連桿下部、曲軸固定桿、彈性轉動軸四部分。
所述曲軸固定桿采用減震降噪的彈性橡膠材料中的粘彈性高阻尼橡膠構成,曲輪連框通過曲軸固定桿和彈性轉動軸連接構成一整體;其中,曲軸固定桿的左右兩端以夾狀的方式夾住曲軸連桿上部;曲軸連桿上部兩端以膠黏的方式連接曲軸連桿下部;曲軸連桿上部有凸扣扣合框束凹扣,并且曲軸連桿上部前端內側的連桿齒槽與U型活塞環帶群表面的弧面形狀和尺寸嚙合;曲軸連桿上部后端內側設有嚙合U型活塞環帶群中的大U輪環、中U輪環、小U輪環的齒槽;曲軸連桿上部下端設有以膠黏接方式連接的顎托固定槽和連桿帶槽;顎托固定槽連接顎托帶固定頭;連桿帶槽連接連桿滑動帶。
所述彈性轉動軸采用減震降噪的彈性橡膠材料中的粘彈性高阻尼橡膠構成,彈性轉動軸左右兩端以插接的方式固定曲軸連桿下部;彈性轉動軸緊貼頭部的額面,彈性轉動軸里有軸空腔,軸空腔內可填充藥材。
所述彈性V型框束為左右對稱的V型,采用減震降噪的彈性橡膠材料中的粘彈性高阻尼橡膠構成,固定曲輪連框和U型活塞環帶群來減少空氣阻力。所述彈性V型框束為左右對稱的V型,V型兩端分別設有框束凹扣,框束凹扣的形狀和尺寸與曲軸連桿上部的凸扣形狀和尺寸相配,并形成扣合;所述彈性V型框束前端設有條狀細槽,條狀細槽的細凹形狀和尺寸與連膜插頭的形狀尺寸相配,并形成扣合;其中,框束凹扣和條狀細槽經擠壓后形成的凹凸件與彈性V型框束為一體。
所述U型活塞環帶群,包括大U輪環、中U輪環、小U輪環,大平環、小平環五部分,依該序列從上到下相疊排列五層,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中的HUMW-PE塑料構成的U型空腔管狀結構。
其中,大U輪環、大平環、中U輪環由曲輪連框固定連接,小平環、小U輪環由波軸連桿固定連接;五層U型空腔管依次從上到下相疊的順序為:大U輪環尺寸稍大于大平環,大平環尺寸稍大于中U輪環,中U輪環尺寸稍大于小平環,小平環尺寸稍大于小U輪環;
其中,大U輪環、大平環、中U輪環、小平環、小U輪環的U型兩端分別設有相同的可拆卸的大輪環活塞、大平環活塞、中輪環活塞、小平環活塞、小輪環活塞;
其中,大U輪環、中U輪環、小U輪環的U型空腔管內部分別設有封閉的空心細管為大輪環細空心輪管、中輪環細空心輪管、小輪環細空心輪管;大U輪環、中U輪環、小U輪環的U型空腔管外部表面分別設有大輪環齒輪面、中輪環齒輪面、小輪環齒輪面;大U輪環、中U輪環、小U輪環的U型空腔管與大輪環細空心輪管、中輪環細空心輪管、小輪環細空心輪管之間分別填充液態的D30凝膠;
其中,大平環、小平環的U型空腔管外部表面光滑,內部分別填充三分之一容量水溶液,并在水溶液上面至少放置2個大平環浮力球、小平環浮力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15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遙感航測高程擬合方法
- 下一篇:基于支持向量機校正的數字圖像水印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