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氣動泵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81138.X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27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志勇;楊志飛;呂玉麗;由永升;張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4B9/125 | 分類號: | F04B9/125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蔡菡華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氣動泵。
背景技術
氣動泵是一種以壓縮氣體作為動力源,通過配氣換向裝置控制壓縮氣體的流向,以帶動氣缸活塞的運動,實現(xiàn)輸出往復直線運動的裝置。目前,根據(jù)配氣換向裝置的不同,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采用氣動換向閥控制壓縮氣體流向實現(xiàn)活塞換向,另一類是采用機械換向機構控制壓縮氣體流向實現(xiàn)活塞換向。
但是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氣動泵,基本都存在體積大、結構復雜等缺點,而且機械換向機構普遍存在碰撞大、噪音大、換向控制不夠精確的問題,而目前的氣動式換向機構雖然換向精確、節(jié)約氣源,但是價格普遍昂貴。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換向精確、工作穩(wěn)定且碰撞小、噪音低的氣動泵。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氣動泵,包括第一氣缸體、活塞和換向裝置,所述的換向裝置包括第二氣缸體、傳動盤和密封設置在所述的第二氣缸體內的轉盤,所述的第二氣缸體的端部密封固定設置有缸蓋,所述的缸蓋上設置有進氣口,所述的第二氣缸體內一體設置有中空的內筒體,所述的第二氣缸體與所述的內筒體之間設置有兩塊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分隔板將第二氣缸體與內筒體之間的空間分隔成左氣缸和右氣缸,所述的轉盤密封壓接在所述的內筒體、分隔板的上端,所述的轉盤上設置有通氣孔,所述的轉盤上朝向所述的內筒體的一面設置有排氣槽,所述的排氣槽橫架在所述的內筒體的筒壁上,所述的排氣槽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轉盤的中心軸的連線與所述的通氣孔的中心線與所述的轉盤的中心軸的連線之間的夾角為180°,所述的轉盤與所述的傳動盤之間同軸固定連接有傳動軸,所述的傳動盤通過固定圈壓接在所述的第二氣缸體上,所述的傳動盤上設置有出氣口,所述的活塞密封設置在所述的第一氣缸體內,所述的活塞將所述的第一氣缸體分隔成上氣缸和下氣缸,所述的左氣缸與所述的下氣缸之間、所述的右氣缸與所述的上氣缸之間分別通過氣管連通,所述的活塞與所述的傳動盤之間設置有運動軌跡轉換裝置。
所述的運動軌跡轉換裝置包括支撐架和滑板,所述的支撐架固定設置在所述的第一氣缸體的上端,所述的支撐架的內側設置有滑槽,所述的滑板與所述的滑槽上下滑動配合,所述的傳動盤上固定設置有撥銷,所述的滑板上設置有撥槽,所述的撥銷與所述的撥槽滑動配合,所述的活塞上同軸固定設置有活塞桿,所述的活塞桿的上端與所述的滑板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一氣缸體的下端密封固定設置有底蓋,所述的活塞桿的下端穿出所述的底蓋。
所述的左氣缸上設置有左氣口,所述的右氣缸上設置有右氣口,所述的上氣缸上設置有上氣口,所述的下氣缸上設置有下氣口,所述的左氣口與所述的下氣口之間、所述的右氣口與所述的上氣口之間通過所述的氣管連通。
所述的內筒體和所述的分隔板的上端分別固定設置有密封條,所述的轉盤通過所述的密封條密封壓接在所述的內筒體和分隔板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由于活塞與傳動盤之間設置有運動軌跡轉換裝置,通過運動軌跡轉換裝置和換向裝置的共同作用,實現(xiàn)活塞的上下往復運動,且避免了活塞與第一氣缸體之間的上下碰撞,大大降低了噪音,而且在工作過程中,換向精確、工作穩(wěn)定;此外,整個裝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于保養(yǎng)和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換向裝置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第一氣缸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轉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第二氣缸體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大學,未經(jīng)寧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11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蒸發(fā)器鍋爐
- 下一篇:納米級氧化鋁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