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森林防火探測器的供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0919.7 | 申請日: | 2012-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240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江朝元;彭鵬;曹曉莉;何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英卡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35 | 分類號: | H02J7/35;G08B1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39 重慶市九***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森林 防火 探測器 供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源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森林防火探測器的供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無線傳感器網絡在森林防火領域逐步開始推廣應用,通過傳感器網絡中的節點探測器探測早期林區火險災害,再通過物聯網預警裝置互聯到預警中心,從而實現分布式的物聯網森林防火,其施工安裝方便,監控范圍廣,無電纜鋪設,使用安全,能夠全天24小時無人值守監控火災,目前森林防火探測器采用單一的大容量電池供電,其在林區監測使用壽命為3年左右,必然存在電池電量使用完,更換電池的維護情況,因此增加了工程運營維護成本,而能量有限是無線傳感器網絡明顯的不足,特別是在自然能量嚴重缺乏環境,如樹陰下和室內環境。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開發一種能夠智能選取電源對用電器進行復合供電的用于森林防火探測器的供電裝置。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智能選取電源對用電器進行復合供電的用于森林防火探測器的供電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森林防火探測器的供電裝置,包括電源管理電路;還包括太陽能電池、超級電容、可充電鋰電池和一次性鋰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電源管理電路;所述太陽能電池輸出電能給所述電源管理電路;所述電源管理電路與所述超級電容連接;所述超級電容用于存儲電源管理電路分配的電源和輸出電能給所述電源管理電路;所述電源管理電路與所述可充電鋰電池連接;所述可充電鋰電池用于存儲電源管理電路分配的電源和輸出電能給所述電源管理電路;所述電源管理電路與所述一次性鋰電池連接;所述一次性鋰電池輸出電能給所述電源管理電路;
所述電源管理電路由并聯的P型MOS管、電源監控芯片和穩壓芯片組成;
所述P型MOS管的柵極與所述微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電源監控芯片的信號輸出端與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一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穩壓芯片的電源輸出端與所述微處理器的電源輸入端連接。
較佳的,所述太陽能電池的負極接公共地,所述太陽能電池的正極與第一電阻的一端串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穩壓二極管的負極和第一肖特基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穩壓二極管的正極接公共地;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超級電容的正極;所述超級電容的負極接公共地;第二電阻并聯到所述P型MOS管的柵極和源極兩端;所述P型MOS管的源極連接到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極管的負極;所述P型MOS管的柵極與所述微處理器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P型MOS管的漏極串接到所述可充電鋰電池的正極;所述可充電鋰電池的負極接公共地;所述一次性鋰電池的負極接公共地;所述一次性鋰電池的正極串連到第二肖特基二極管的正極;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極管的負極與所述超級電容的正極連接;所述電源監控芯片的電源端和地端并聯有第一電容,所述電源監控芯片的電源端與所述超級電容的正極連接,所述電源監控芯片的地端接公共地,所述電源監控芯片的輸出端與所述微處理器連接;所述穩壓芯片的輸入端與使能端連接,所述穩壓芯片的輸入端與所述超級電容的正極連接,所述穩壓芯片的GND端和FB反饋端連接接入電路公共地端;所述穩壓芯片的電源輸出端和FB反饋端并聯有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所述第二電容與所述第三電容并聯;所述穩壓芯片的電源輸出端與所述微處理器的電源輸入端連接。
較佳的,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二信號輸入端連接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所述溫度傳感器將檢測到的溫度值傳送給所述微處理器。
較佳的,所述太陽能電池由兩塊太陽能電池板并聯組成。
較佳的,所述可充電鋰電池為鎳氫電池。
較佳的,所述一次性鋰電池為高功率型鋰亞硫酰氯電池。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由多種電源通過電源管理電路向負載供電,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供電電源,使本發明具有可靠性高、穩定性高利用率高恢復性強的優點,實現了低自然能量環境下系統穩定工作,解決了野外用電器能量受限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原理框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電路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英卡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英卡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091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