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防偽塑料包裝容器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80748.8 | 申請日: | 2012-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6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學競;焦邦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勝威塑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49/12 | 分類號: | B65D49/12;B65D41/46;B65D55/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誼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25 | 代理人: | 孫彬 |
| 地址: | 21312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偽 塑料包裝 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偽塑料包裝容器,屬于塑料包裝容器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產品包裝用的防偽塑料包裝容器在打開包裝容器時大多僅僅需要破壞桶蓋或桶體,這種打開包裝容器的方式并不需要同時破壞桶蓋和桶體,因此仿冒者只需回收使用過的桶蓋或桶體便可以實現造假,極大地損害了商家的利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在打開塑料包裝容器時桶體和桶蓋都需要撕壞從而起到防偽功能的防偽塑料包裝容器。
實現本發(fā)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偽塑料包裝容器,它包括桶體和桶蓋,在桶體的頂端的外側設置有若干外凸的第一扣鉤,在桶蓋的內側設置有與第一扣鉤相配合的內凸的第二扣鉤,桶蓋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撕裂圈,第二撕裂圈上設置有第二撕裂口,第二撕裂圈和第二扣鉤之間具有第二薄壁,在第一扣鉤下方的桶體上設置有裙邊和位于裙邊外側的第一撕裂圈,裙邊的外側面和第一撕裂圈的內側面形成一能插入第二撕裂圈的第一凹槽,第一撕裂圈上設置有第一撕裂口,裙邊和第一撕裂圈之間具有第一薄壁。
進一步,所述的第二撕裂圈的內側上設置有內凸的第三扣鉤,在裙邊的外側設置有與第三扣鉤相配合的外凸的第四扣鉤。
更進一步,所述的裙邊的外側設置有第二凹槽。??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當桶蓋完全蓋在桶體上時,桶蓋內側的第二扣鉤和桶體頂端外凸的第一扣鉤之間產生配合并且相互扣住,桶蓋的第二撕裂圈插入第一撕裂圈和裙邊之間形成的第一凹槽中,第一撕裂圈可以全部或部分遮住第二撕裂圈,第二撕裂圈上的第二撕裂口也將被第一撕裂圈遮住,通過桶蓋和桶體之間的相互配合,桶蓋和桶體就很難被剝離開。第一薄壁形成第一撕裂軌跡,第二薄壁形成第二撕裂軌跡,當需要打開桶蓋時,通過第一撕裂口沿第一撕裂軌跡用力將第一撕裂圈撕掉,然后再通過第二撕裂口沿第二撕裂軌跡撕掉桶蓋上的第二撕裂圈,由于在打開桶蓋時需要同時撕壞桶蓋和桶體,于是就可以避免仿冒者回收用過的桶蓋或桶體進行造假,實現塑料包裝容器的防偽功能;設置第三扣鉤和第四扣鉤的相互配合,就可以使得桶體和桶蓋可以通過多道扣鉤扣住,這樣就可以增加桶體和桶蓋之間的相互扣緊力,在不破壞桶蓋和桶體的情況下,桶蓋將更難開啟;第二凹槽的設計可以更方便地放入手指或工具將桶蓋打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防偽塑料包裝容器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防偽塑料包裝容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桶體的立體圖;
圖4為圖1的第一種結構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1的第二種結構的A-A剖視圖;
圖6為圖3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4、6所示,一種防偽塑料包裝容器,它包括桶體1和桶蓋2,在桶體1的頂端的外側設置有若干外凸的第一扣鉤3,在桶蓋2的內側設置有與第一扣鉤3相配合的內凸的第二扣鉤12,桶蓋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撕裂圈10,第二撕裂圈10上設置有第二撕裂口11,第二撕裂圈10和第二扣鉤12之間具有第二薄壁13,在第一扣鉤3下方的桶體1上設置有裙邊4和位于裙邊4外側的第一撕裂圈6,裙邊4的外側面和第一撕裂圈6的內側面形成一能插入第二撕裂圈10的第一凹槽9,第一撕裂圈6上設置有第一撕裂口7,裙邊4和第一撕裂圈6之間具有第一薄壁8。裙邊的外側設置有第二凹槽16。??
實施例二
如圖1、2、5、6所示,一種防偽塑料包裝容器,它包括桶體1和桶蓋2,在桶體1的頂端的外側設置有若干外凸的第一扣鉤3,在桶蓋2的內側設置有與第一扣鉤3相配合的內凸的第二扣鉤12,桶蓋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撕裂圈10,第二撕裂圈10上設置有第二撕裂口11,第二撕裂圈10和第二扣鉤12之間具有第二薄壁13,在第一扣鉤3下方的桶體1上設置有裙邊4和位于裙邊4外側的第一撕裂圈6,裙邊4的外側面和第一撕裂圈6的內側面形成一能插入第二撕裂圈10的第一凹槽9,第一撕裂圈6上設置有第一撕裂口7,裙邊4和第一撕裂圈6之間具有第一薄壁8。第二撕裂圈10的內側上設置有內凸的第三扣鉤14,在裙邊4的外側設置有與第三扣鉤14相配合的外凸的第四扣鉤15。裙邊的外側設置有第二凹槽16。??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勝威塑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勝威塑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074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