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潛孔鉆機的發動機進氣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80513.9 | 申請日: | 2012-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81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順德區孔山液壓氣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 | 分類號: | F02M35/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駒 |
| 地址: | 528325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鉆機 發動機 機構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潛孔鉆機方面,詳而言之為一種潛孔鉆機的發動機進氣機構,通過潛孔鉆機的發動機上通過導氣管外接能夠供應新鮮空氣的氣源供應系統,有效輸送干凈清新的空氣至空氣濾清器內。
?
背景技術
以各種機動設備的發動機來說,發動機以燃燒汽油或柴油,在有限空間的瞬間燃燒作為推動機件運作的動力,然而,燃燒是需要空氣中的氧氣補及,因此,在發動機上必須設有空氣補及氣道,保證氧氣的進入,而空氣中亦同時存有過多的雜質粉塵,過多的粉塵進入發動機體內,容易形成碳積沉聚物,直接影響機體的運轉,因此,亦需要一個空氣濾清器,便于過濾空氣雜質之用,并設置于發動機旁邊位置。
潛孔式鉆機是一種以柴油發動機為主要動力的機械設備,包括鉆嘴的啟動或機器的前后開動,都依靠發動機的動力啟動,當潛孔式鉆機在作業時,在與石頭的鉆探撞擊下,會激起很多灰塵顆粒物漫遍作業周圍,由于粉塵的增多而給發動機旁的空氣濾清器帶來極大的負擔,其導致的后果,要么是粉塵堵塞空氣濾清器,氧氣不能進入使發動機死火,要么是粉塵一同進入,使發動機內的碳積物增多,增加發動機負荷。
因此,如何解決潛孔鉆機的發動機在作業時過多的粉塵導致空氣濾清器不能作用的問題是廣大廠商極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潛孔鉆機的發動機進氣機構,其在原有空氣濾清器的基礎上,通過設置遠離發動機在作業時的氣源供應系統,在遠處利用輸氣管向空氣濾清器提供干凈清新的空氣。
因此,本發明包括發動機,所述發動機設有空氣輸入口,該空氣輸入口連接空氣濾清器,所述空氣濾清器上設有供空氣進入空氣濾清器內的進氣口,該空氣濾清器通過若干長度的輸氣管而連通氣源供應裝置。
所述氣源供應裝置為單一的獨立體而位于遠離空氣濾清器的位置。
其中,所述輸氣管連接在空氣濾清器的中部。
所述輸氣管為高壓軟膠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空氣濾清器通過若干長度的輸氣管而連通氣源供應裝置,使潛孔鉆機的發動機在作業時都可以不受環繞其周圍的粉塵影響,有效避免發動機的死火或碳積物的積壓現象,同時,通過輸氣管的若干長度,可以人為調整氣源供應裝置的具體位置。
?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發動機和濾清器方框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方塊狀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并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請參閱圖1所示出傳統的發動機1和濾清器的方塊狀示意圖,其包括發動機1,所述發動機1設有空氣輸入口11,該空氣輸入口11連接空氣濾清器2,所述空氣濾清器2上設有供空氣進入空氣濾清器2內的進氣口21。
如圖2所示,該空氣濾清器2通過若干長度的輸氣管3而連通氣源供應裝置4,且所述輸氣管3為高壓軟膠管,所述氣源供應裝置4為單一的獨立體而位于遠離空氣濾清器2的位置,因而,通過若干長度的輸氣管3,可供人們隨時調整氣源供應裝置4的具體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空氣濾清器2是在傳統濾清器的基礎上通過輸氣管3連接入空氣濾清器2內,而氣源供應裝置4內設空氣壓縮機而推動氣流進入空氣濾清器2內,致使空氣濾清器2內產生較外大氣壓稍高的氣壓,進而使位于空氣濾清器2上的進氣口21難以攜帶粉塵一同進入空氣濾清器2內,有效降低空氣濾清器2的負擔,進而避免發動機1的熄火或碳積物增多的現象。
期間,作為進一步的優化,輸氣管3連接在空氣濾清器2的中部,這有利于從輸氣管3進入空氣濾清器2的氣壓較為均衡分為兩股氣流,一股氣流成為對空氣進氣口21的氣阻壓力,更好地防止塵埃雜物的進入,另一股氣流通過進入空氣輸入口11進入發動機。
根據上述說明,并結合附圖作為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然,本發明的其它等效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按所述具體實施進行了解,上述實施方式揭示了本發明的具體功能和結構特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順德區孔山液壓氣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順德區孔山液壓氣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051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