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80485.0 | 申請日: | 2012-03-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4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53/08 | 分類號: | A01N53/08;A01N43/40;A01N31/14;A01N53/06;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5500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啶蟲丙醚 除蟲菊 殺蟲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農(nóng)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在作物害蟲上的應用。
技術背景
啶蟲丙醚(Pyridalyl)化學名稱:2-[3-[2,6-二氯-4-[(3,3-二氯-2-丙烯基)氧基]苯氧基]丙氧基]-5-(三氟甲基)嘧啶,分子式:C32H14F3NO3。啶蟲丙醚具有與現(xiàn)有殺蟲劑完全不同的結(jié)構(gòu),并且對蔬菜和棉花上的許多鱗翅目害蟲有卓越的殺蟲活性。同時具有觸殺和胃毒的作用,對鱗翅目害蟲有不俗的防效,并且啶蟲丙醚對各種節(jié)肢動物的影響很小,所以它有望成為一個在害蟲綜合治理中有效的工具。
擬除蟲菊酯是一類能防治多種害蟲的廣譜殺蟲劑,其殺蟲毒力比老一代殺蟲劑如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提高?10~100倍。擬除蟲菊酯對昆蟲具有強烈的觸殺作用,有些品種兼具胃毒或熏蒸作用,但都沒有內(nèi)吸作用。其作用機理是擾亂昆蟲神經(jīng)的正常生理,使之由興奮、痙攣到麻痹而死亡。擬除蟲菊酯因用量小、使用濃度低,故對人畜較安全,對環(huán)境的污染很小。其缺點主要是對魚毒性高,對某些益蟲也有傷害,長期重復使用也會導致害蟲產(chǎn)生抗藥性。
然而,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實際過程中,防治害蟲最容易產(chǎn)生的問題是害蟲抗藥性的產(chǎn)生。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害蟲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jù)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農(nóng)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經(jīng)過發(fā)明人研究,發(fā)現(xiàn)將啶蟲丙醚與高效氯氟氰菊酯、醚菊酯、溴氰菊酯、聯(lián)苯菊酯、甲氰菊酯、七氟菊酯相互復配,在一定范圍內(nèi)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關啶蟲丙醚與高效氯氟氰菊酯、醚菊酯、溴氰菊酯、聯(lián)苯菊酯、甲氰菊酯、七氟菊酯的相關復配,目前在國內(nèi)外尚未見相關報道。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協(xié)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重量比為1︰60~60︰1,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啶蟲丙醚,活性成分B選自高效氯氟氰菊酯、醚菊酯、溴氰菊酯、聯(lián)苯菊酯、甲氰菊酯、七氟菊酯中之一種。
所述的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40~50︰1。
所述的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
啶蟲丙醚與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重量比為1︰5~25︰1;
啶蟲丙醚與醚菊酯的重量比為1︰10~20︰1;
啶蟲丙醚與溴氰菊酯的重量比為1︰5~25︰1;
啶蟲丙醚與聯(lián)苯菊酯的重量比為1︰10~20︰1;
啶蟲丙醚與甲氰菊酯的重量比為1︰10~10︰1;
啶蟲丙醚與七氟菊酯的重量比為1︰10~20︰1。
所述的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可制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微乳劑、水乳劑、微囊懸浮劑、微囊懸浮-懸浮劑。
所述的含啶蟲丙醚與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組合物用于防治作物的害蟲,所述的作物包括果樹、蔬菜、糧食作物、花卉、纖維作物、豆類作物。
所述的害蟲包括茶小綠葉蟬、菜青蟲、蚜蟲、白粉虱、棉鈴蟲、甜菜夜蛾、小菜蛾、紅蜘蛛、潛葉蛾、桃小食心蟲、斜紋夜蛾、小卷葉蛾、稻飛虱、二化螟、稻縱卷葉螟。
本發(fā)明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決于單獨使用時的施用量,也取決于一種化合物與另一種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時也與目標害蟲有關。通常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總重量的2%~90%,較佳的為5%~80%。根據(jù)不同的制劑類型,活性成分含量范圍有所不同。通常,液體制劑含有按重量計1%~60%的活性物質(zhì),較佳地為5%~50%;固體制劑含有按重量計5%~80%的活性物質(zhì),較佳地為10%~80%。
本發(fā)明的殺蟲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種表面活性劑,以利于施用時活性組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劑含量為制劑總重量的2%~30%,余量為固體或液體稀釋劑。
本發(fā)明的殺蟲組合物所選用的表面活性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可以選自分散劑、濕潤劑、增稠劑或消泡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根據(jù)不同劑型,制劑中還可以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穩(wěn)定劑、抗凍劑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未經(jīng)陜西韋爾奇作物保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048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A01N 人體、動植物體或其局部的保存
A01N53-00 含有環(huán)丙烷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殺生劑、害蟲驅(qū)避劑或引誘劑,或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
A01N53-02 .含有CCCCOOC*基團的酯,其中C*為無環(huán)的或為環(huán)或環(huán)系的一部分;其硫代類似物
A01N53-12 .含有基團的化合物, X或Y為氮原子,例如環(huán)丙烷羧酸酰胺
A01N53-14 .環(huán)丙烷羧酸腈
A01N53-04 ..具有雜環(huán)
A01N53-06 ..C*為無環(huán)的且直接連于六元芳環(huán)的碳原子上,例如芐基酯;其硫代類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