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交換器及接合熱交換器的管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80144.3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6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岡本好司;平野智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昭和電工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8F9/18 | 分類號: | F28F9/18;B23K1/00;B23K3/08;B23K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田軍鋒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器 接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交換器及一種接合熱交換器的管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已知通過將管釬焊到包括一對板的本體部兩端而構造的熱交換器,作為用于冷卻具有高熱值的電子元件——如功率晶體管——的熱交換器。
如圖1所示,熱交換器100包括具有同時進行釬焊的兩個板102的本體部101,管13接合到本體部101以允許冷卻劑從管103流到本體部101。順便地,在如圖1所示的熱交換器100中,槽部104的邊緣105形成為弧形(圓形)。相應地,當板102疊合時槽部104不能完全覆蓋管103。結果在管103和板102之間產生了間隙106,這導致接合失敗。因此,在JP2008-224134A中,板121中的槽部122的邊緣123如圖2所示都形成為直角。這通過使在將一對板121疊合并且將管124配裝于槽部122時的間隙最小化而保證了釬焊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
考慮到模具的磨損和精度,管理上的難度使得將板121中的槽部122的邊緣123形成為直角并不適合大規模生產。此外,即使在初始階段沒有間隙,由于板在高溫(例如,600℃)下的熱膨脹效應,在板與管之間也可能產生間隙。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基本上防止了在板與管之間形成間隙的熱交換器以及一種接合熱交換器的管的方法。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熱交換器(1)。其包括:本體部,所述本體部包括第一板(15)和第二板(16),所述第一板(15)和所述第二板(16)中的每一個具有配合表面(15a,16a),其中,通過用第一釬料金屬(25)釬焊所述第一板(15)和所述第二板(16)而形成冷卻劑流動通道(11),所述第一釬料金屬(25)覆蓋所述第一板(15)和第二板(16)中的至少一個的所述配合表面(15a,16a);設置于所述第一板(15)中的第一槽部(19),其中,所述第一槽部(19)包括內表面(19c);設置于所述第二板(16)中的第二槽部(20),其中,所述第二槽部(20)包括內表面(20c);管(13、14),所述管(13、14)用第二釬料金屬(23,24)釬焊在所述第一槽部(19)與所述第二槽部(20)之間,所述第二釬料金屬(23,24)覆蓋所述第一槽部(19)的所述內表面(19c)以及所述第二槽部(20)的所述內表面(20c);一對第一凸緣(21),所述一對第一凸緣(21)在與所述第一板(15)和所述第二板(16)的層疊方向以及所述管(13、14)的軸向方向大體垂直的方向上與所述第一槽部(19)接續地設置,其中,每個所述第一凸緣(21)包括內表面(21a);以及一對第二凸緣(22),所述一對第二凸緣(22)在與所述第一板(15)和所述第二板(16)的所述層疊方向以及所述管(13、14)的所述軸向方向大體垂直的方向上與所述第二槽部(20)接續地設置,其中,每個所述第二凸緣(22)包括內表面(22a)。所述第一凸緣(21)的內表面(21a)和所述第二凸緣(22)的內表面(22a)至少其中之一用所述第二釬料金屬(23,24)覆蓋。所述第一凸緣(21)和第二凸緣(22)在釬焊所述管(13、14)時通過夾具(30,31)夾持。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部(19)和所述第二槽部(20)也可在釬焊所述管(13、14)時通過夾具(30,31)夾持。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本體部(12)和所述管(13、14)可同時進行釬焊。
在又一實施方式中,可用所述第二釬料金屬(23,24)填充所述第一、第二槽部(19,20)與所述管(13、14)之間的間隙(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昭和電工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昭和電工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8014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成形裝置及成形方法
- 下一篇:在脈管接入裝置中的血液暴露防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