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管理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載波通信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79660.4 | 申請日: | 2006-04-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72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L·卡薩西亞;D·P·瑪拉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8 | 分類號: | H04B7/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陳煒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管理 無線通信 系統 中的 載波通信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0680018201.8、PCT國際申請號為PCT/US2006/012502、國際申請日為2006年4月4日、題為“用于管理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載波通信的方法和裝置”的申請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申請要求于2005年4月4日提交的題為“Method?and?Apparatus?for?Receiver?Control?in?a?Wireless?Communication?System(用于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接收機控制的方法和裝置)”并被轉讓給其受讓人、且通過援引清晰地包括于此的臨時申請No.60/668,437的優先權。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涉及蜂窩式通信系統,尤其涉及用于管理多載波通信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蜂窩式通信系統通過基站布置來向移動和便攜設備提供通信業務。在GSM系統中,時隙幀和無線電塊在移動站處是通過使用時分復用來發送和接收的。雖然GSM系統最初只是提供語音通信業務,但GSM已發展到同時提供數據通信業務。諸如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和增強型全球演進數據(EDGE)進一步定義了基于GSM的系統內數據通信的協議。接入終端,有時也被稱為移動設備、便攜設備或叫做其它名字,通過信道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方向上進行通信。為了增強性能,某些接入終端利用接收分集技術,使用兩個或多個天線來接收單個信道上所發送的信號。由于諸如天線位置等天線之間的差異,引入信號當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用較高的質量來接收。例如,由于通信路徑的多徑衰弱特性,多個信號可能在一個天線上相消地組合而在另一個天線上相長地組合。然而通過使用接收分集,接收到高質量信號的可能性增大。在某些接收機分集的情形中,來自多個天線的信號被加以組合以增強信號質量。
由于GSM系統發展以提供不斷增長的數據和語音業務,所以對帶寬和系統容量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在多載波通信系統中,信號是使用在不同載波頻率上的多個信道來發送的。接收機通過多個天線同時接收多個信道,由此增大了總體帶寬。常規系統不包括在單個介入終端中利用用于分集的多天線和多信道通信。
因此,需要有一種用于管理GSM通信系統中的多載波通信的裝置和方法。
發明內容
一個實施例是一種發射機,被配置成向接入終端發送一消息以指示該接入終端在分集模式與多載波模式之間切換,其中在分集模式中,多個天線模塊中的每個天線模塊接收在單載波頻率上發射的單載波信號,并且在多載波模式中,多個天線模塊中的第一天線模塊接收在第一載波頻率上發射的第一多載波信號而第二天線模塊接收在第二載波頻率上發射的第二多載波信號。
另一實施例是一種用于管理通信系統中的通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向接入終端發送一消息以指示該接入終端在分集模式與多載波模式之間切換,其中在分集模式中,多個天線模塊中的每個天線模塊接收在單載波頻率上發射的單載波信號,并且在多載波模式中,多個天線模塊中的第一天線模塊接收在第一載波頻率上發射的第一多載波信號而第二天線模塊接收在第二載波頻率上發射的第二多載波信號。
又一實施例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接入終端,該接入終端被配置成對一消息作出響應,該消息指示該接入終端在分集模式與多載波模式之間切換,其中在分集模式中,多個天線模塊中的每個天線模塊接收在單載波頻率上發射的單載波信號,并且在多載波模式中,多個天線模塊中的第一天線模塊接收在第一載波頻率上發射的第一多載波信號而第二天線模塊接收在第二載波頻率上發射的第二多載波信號。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與基站通信的接入終端的框圖。
圖2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在GSM網絡與接入終端之間交換的信令消息的框圖。
圖3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容量消息的框圖。
圖4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多載波切換命令消息的框圖。
圖5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RXDIV切換命令消息的框圖。
圖6是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的用于管理無線通信系統中多載波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96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