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泵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79547.6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5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渡邊學;宮島淳一;井筒正人;渡邊貴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F04C14/26 | 分類號: | F04C14/26;F04C14/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紅;楊楷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泵裝置,在可變容量泵中,使油壓及吐出量對應于發(fā)動機或油壓設備所要求的值漸漸上升,而能夠將對泵及發(fā)動機等施加的載荷抑制到最小限度。
背景技術
齒輪泵一般由齒高及齒寬等決定其理論吐出量,由理論吐出量和齒輪的旋轉速度(泵轉速)決定吐出量。在將該齒輪泵作為例如向車輛用發(fā)動機內部供給潤滑油的油泵使用的情況下,該油泵的理論吐出量被設定為即使成為驅動源的發(fā)動機的輸出低、泵轉速小,也能夠供給潤滑所需要的量的油。
另一方面,若發(fā)動機的輸出變高、泵轉速變大,則向發(fā)動機內部供給相對于需要量過剩的量的油,并且高驅動力被油泵消耗,具有導致發(fā)動機的輸出損失的擔憂。作為解決該問題的齒輪泵,已知一種可變容量的齒輪泵,隨著泵轉速變大,通過使主動齒輪及從動齒輪雙方或一方在軸方向上移動,而縮短嚙合寬度,減小理論吐出量。
專利文獻1:特表2007-514097號。
以往,公開了一種泵技術,在外接齒輪泵中,通過使從動齒輪在軸方向上移動、嚙合寬度(軸方向高度)變化,理論吐出量與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嚙合寬度成比例地變化,成為可變容量泵。專利文獻1公開了這種泵。下面,概略地說明專利文獻1的內容。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向部件標注的附圖標記原樣使用了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附圖標記。專利文獻1具體地如圖1所示,外接齒輪泵由第一輸送齒輪5(主動齒輪)和第二輸送齒輪6(從動齒輪)構成。
第二輸送齒輪在右側設置壓力活塞8、在左側設置彈簧活塞9,借助支承螺栓7與兩側的活塞結合,形成移動單元10。借助移動單元10的軸方向移動,輸送齒輪5和6的齒嚙合寬度變更,泵的輸送量變更。依靠作用在移動單元10上的外力來進行移動單元10的軸方向移動。
作為其外力,是供給給室11的動作油壓作用在壓力活塞8上,復位彈簧12的力和供給給彈簧室13的來自控制活塞1的控制壓作用。專利文獻1的圖5是將該文獻圖1的控制活塞1排列在移動單元60內的實施例。
在專利文獻1的圖5中,在供給移動單元60的與具有復位彈簧67的一側相反側的室66內的動作油壓的導管92上,配置有電磁閥93。該電磁閥93在由發(fā)動機控制裝置賦予的動作油壓上升時閉鎖,同時,經由連接部94,室66的壓力減輕。復位彈簧67借助動作油壓的上升,使移動單元60移動至最高輸送量的位置。
在此,移動單元60的與具有復位彈簧67的一側相反側的室66內的動作油壓借助電磁閥93的切換而施加油壓、或閉鎖電磁閥93而經由連接部94使室66壓力減輕。但是,借助這樣的方法,只能進行施加油壓的狀態(tài)、或未施加的狀態(tài)的控制,因此,不能將移動單元60的軸方向的滑動量細細地控制為多段。
因此,在各旋轉區(qū)域中,不能將移動單元60移動至產生發(fā)動機或油壓設備所需要的吐出量、與油壓對應的吐出量、油壓的滑動位置,在某旋轉區(qū)域中產生需要以上的吐出量、油壓,所以成為非效率的可變。
并且,在使室66壓力減輕時,因克服復位彈簧67的油壓的力不足,不能使移動單元60敏捷地滑動,可變的響應性變差。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所要解決的技術課題)在于,提供一種泵裝置,在可變容量泵中,使油壓及吐出量與發(fā)動機或油壓設備所要求的值對應而漸漸地上升,能夠將對泵及發(fā)動機等施加的載荷抑制到最小限度。
因此,發(fā)明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反復進行了專心的研究,結果借助第1發(fā)明的泵裝置解決上述課題,該泵裝置由以下部件構成,即:殼體;泵部,由在軸方向上不動的主動齒輪單元和在軸方向上可動的從動齒輪單元構成,且可增減吐出量;主流路,將上述從動齒輪單元向吐出量減少方向賦予油壓;第1分支流路,賦予輔助來自主流路的油壓的油壓;第2分支流路,將上述從動齒輪單元向吐出增加方向賦予油壓;第1流路控制部,控制上述第1分支流路的流動;第2流路控制部,控制上述第2分支流路的流動;以及,彈簧,將上述從動齒輪單元向吐出增加方向彈性施力;上述第1流路控制部及上述第2流路控制部對應于發(fā)動機轉速的增減及壓力的增減進行切換控制,以便成為上述第1分支流路及上述第2分支流路的連通或截斷的任意一方。
借助第2發(fā)明的泵裝置解決上述課題,在第1發(fā)明中,上述從動齒輪設置有閥活塞,所述閥活塞由具有主受壓面的小徑部和具有輔助受壓面的大徑部構成,在上述殼體的從動齒輪單元室中具有配置上述小徑部的小徑通路部和配置上述大徑部的大徑通路部,上述第1分支流路能夠對上述輔助受壓面賦予油壓地與上述大徑通路部連通,上述從動齒輪單元的軸方向端部作為返回受壓面,上述第2分支流路能夠對上述返回受壓面賦予油壓地與主動齒輪單元室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山田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95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