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霜霉病菌抗藥性頻率監測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8708.X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3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書生;楊敏;梅馨月;鄧維萍;杜飛;何霞紅;王海寧;李成云;朱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18 | 分類號: | C12Q1/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201***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霜霉病 抗藥性 頻率 監測 方法 | ||
1.一種用于霜霉病菌抗藥性頻率監測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A1、在待監測區域用五點法采集霜霉病病樣,帶回室內將病葉上的雜質和老熟的孢子囊用無菌水洗脫,在19℃下黑暗培養誘導產生新的孢子囊;
A2、將所有采集病葉上的新生孢子囊洗脫并混合制成孢子囊懸浮液,濃度為:1.0×104-1.0×105個孢子囊/mL;
A3、分別將孢子囊懸浮液用液滴法接種健康離體植物葉片制成的葉碟背面,葉碟事先用無菌水浸泡30分鐘和2×(待側殺菌劑最小抑制濃度)藥液浸泡30分鐘;
A4、將接種葉蝶置于吸水紙保濕的培養皿中,先于19℃黑暗條件下保濕培養12h,再于19℃、12h光暗交替條件下保濕培養5-7d,然后測量葉碟上的發病面積;
A5、根據殺菌劑處理葉碟上霜霉病的發病面積與未用藥劑處理葉碟上霜霉病的發病面積的比率來測算抗藥性菌株的頻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田間采用五點法采集霜霉病病樣,室內將老熟孢子囊和雜質洗脫后在19℃下黑暗培養誘導產生新的孢子囊,再將所有采集的病樣孢子囊洗脫混合形成混合孢子囊懸浮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將混合孢子囊懸浮液接種葉蝶背面,每個葉蝶背面接種20μl孢子懸浮液,葉碟浸泡過程中無菌水和藥液均含有0.02%的吐溫20和0.1%的甲醇;浸泡過程中需經常攪動,以確保每個葉碟都被均勻的濕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農業大學,未經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870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