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8076.7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6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周付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付坤 |
| 主分類號: | E21B10/46 | 分類號: | E21B10/46;B23B51/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陳躍琳 |
| 地址: | 541004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段式 金剛石 復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用金剛石顆粒制備一個片狀的金剛石層(1);
(2)用硬質合金制備一個片狀的復合部(2-1),該復合部(2-1)是硬質合金基體(2)的上部,復合部(2-1)的上表面與金剛石層(1)的下表面相配合、復合部(2-1)的下表面為平面;
(3)用硬質合金制備一個柱狀的連接部(2-2),該連接部(2-2)是硬質合金基體(2)的下部,連接部(2-2)的上表面為平面、連接部(2-2)的下表面為曲面;
(4)讓復合部(2-1)的上表面與金剛石層(1)的下表面相接,并使復合部(2-1)與金剛石層(1)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復合成復合片胚體;
(5)讓連接部(2-2)的上表面與復合部(2-1)的下表面相接,并使連接部(2-2)與復合片胚體通過真空擴散焊焊接成復合片本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的復合部(2-1)和步驟(3)的連接部(2-2)均預先采用硬質合金澆筑成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的焊接過程中加入了焊接保護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片本體整體呈圓柱形,此時金剛石層(1)和硬質合金基體(2)的復合部(2-1)均呈圓片狀,硬質合金基體(2)的連接部(2-2)呈圓柱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基體(2)的連接部(2-2)的下表面為半球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基體(2)的連接部(2-2)的高度(H)大于復合片胚體的高度(h)。
7.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包括復合片本體,該復合片本體整體呈柱形,并主要由金剛石層(1)和硬質合金基體(2)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質合金基體(2)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其中
硬質合金基體(2)的上部即復合部(2-1)呈片狀,該復合部(2-1)的上表面與金剛石層(1)的下表面相配合、復合部(2-1)的下表面為平面;
硬質合金基體(2)的下部即連接部(2-2)呈柱狀,該連接部(2-2)的上表面為平面、連接部(2-2)的下表面為曲面;
復合部(2-1)的上表面與金剛石層(1)的下表面相接,且復合部(2-1)與金剛石層(1)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復合成復合片胚體;
連接部(2-2)的上表面與復合部(2-1)的下表面相接,且連接部(2-2)與復合片胚體通過真空擴散焊焊接成復合片本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片本體整體呈圓柱形,此時金剛石層(1)和硬質合金基體(2)的復合部(2-1)均呈圓片狀,硬質合金基體(2)的連接部(2-2)呈圓柱狀。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基體(2)的連接部(2-2)的下表面為半球面。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式金剛石復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質合金基體(2)的連接部(2-2)的高度(H)大于復合片胚體的高度(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付坤,未經周付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807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