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核心隔熱管路及U形環布管路的管體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077787.2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2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泰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泰和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F28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劉付興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化縣***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核心 隔熱 管路 形環布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具核心隔熱管路及U型環布管路的管體,為供設置于淺層地表或池、湖、河、海洋等自然蓄溫體或人工設置的固態、或氣態、或液態物體所構成的蓄溫體(500)中,而呈U型核心管及環布管的流體入口端及/或出口端的管路段直接以隔熱材料構成,或在兩者之間設置隔熱結構,借以構成此項具核心隔熱管路及U型環布管路的管體,以避免于管路流過呈溫差的導溫流體時,因同側相鄰的入口端的管路段與出口端的管路段之間的熱傳導造成損失溫差能。
背景技術
傳統U型管路熱交換裝置的U型管路裝置,其設置于同側相鄰的流體入口端的管路段與流體出口端的管路段之間,于流過呈溫差的流體時,兩者之間,常因溫差產生熱傳導而造成損失溫差能,茲舉例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為現有的U型管路(100)設置于蓄溫體(500)的實施例;當流過U型管路(100)的流體第一出入口端(101)的管路段與同側相鄰設置接近流體第二的出入口端(102)的管路段的導溫流體(111)具溫差時,兩者之間將會產生熱傳導而造成損失溫差能;
如圖2所示為現有的將U型管路(100)設置于柱狀導溫體(300),而柱狀導溫體(300)設置于蓄溫體(500)中的實施例;
當柱狀導溫體(300)被設置于淺層地表或池、湖、河、海洋等自然蓄溫體或人工設置的固態、或氣態、或液態物體所構成的蓄溫體(500)中的具核心隔熱管路及U型環布管路的管體,而于流過U型管的流體第一出入口端(101)與流體第二出入口端(102)的導溫流體(111)具溫差時,將會在相鄰設置于同側的接近流體第一出入口端(101)的管路段,與接近流體第二出入口端(102)的管路段之間產生熱傳導而造成損失溫差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一種供設置于淺層地表或池、湖、河、海洋等自然蓄溫體或人工設置的固態、或氣態、或液態物體所構成的蓄溫體(500)中的具核心隔熱管路及U型環布管路的管體,而將呈輻射狀互傳溫能U型管U型流體管路入口端及/或出口端的管路段直接以隔熱材料構成,或在兩者之間設置隔熱結構,而構成此項具核心隔熱管路及U型環布管路的管體,以避免于管路流過呈溫差的導溫流體時,因同側相鄰的入口端的管路段與出口端的管路段之間的熱傳導造成損失溫差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U型管路(100)設置于蓄溫體(500)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的將U型管路(100)設置于柱狀導溫體(300),而柱狀導溫體(300)設置于蓄溫體(500)中的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應用于柱狀導溫體(300)中設有兩路或兩路以上呈多路的U型螺旋狀管路結構(800),而呈多螺旋狀設置于柱狀導溫體(300)的周圍,其底部向中心集中而經U型螺旋狀管路的中心管路段(700)通往流體第一出入口端(101),并于其呈多路設置于核心的多路U型螺旋狀管路的中心管路段(700)外圍設置隔熱裝置(400)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應用于柱狀導溫體(300)中設有兩路或兩路以上的U型螺旋狀管路結構(800),而呈多螺旋狀布列于柱狀導溫體(300)的周圍,并于其呈多路設置于核心的個別U型螺旋狀管路的中心管路段(700)的外圍設置隔熱裝置(400)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剖視圖。
圖7為本發明于柱狀導溫體(300)中,設有兩路或兩路以上呈多路的U型螺旋狀管路結構(800),供設置于柱狀導溫體(300)的周圍近邊緣,其近柱狀導溫體(300)中心供設置由較大管徑的管路所構成的共通管路(200),多路的U型螺旋狀管路結構(800)底部供通往共通管路(200)的底部而呈相通,及于共通管路(200)的外圍設置隔熱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剖視圖。
部件名稱:
(100):U型管路
(101):流體第一出入口端
(102):流體第二出入口端
(111):導溫流體
(200):共通管路
(300):柱狀導溫體
(400):隔熱裝置
(500):蓄溫體
(700):U型螺旋狀管路的中心管路段
(800):U型螺旋狀管路結構
(900):U型螺旋狀管路結構(800)流體第二出入口端(102)的管路段
(1101):流體的共享第一出入口端。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泰和,未經楊泰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77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二維碼的家電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
- 下一篇:醫療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