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性丙烯聚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77624.4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03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中島浩善;島野光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化學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F10/06 | 分類號: | C08F10/06;C08F8/46;C08F8/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新紅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性 丙烯 聚合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改性丙烯聚合物。
背景技術
已知改性聚烯烴樹脂可通過將極性單體比如馬來酸酐、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接枝到丙烯聚合物上而獲得。
例如,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改性丙烯聚合物,它可通過以下方法獲得:將具有羧酸基團的官能化合物與在其同一分子中具有至少兩個以上與羧酸反應的官能團的化合物及有機過氧化物混合;然后,使它們進行接枝反應。
專利文獻2公開了一種改性丙烯聚合物,它可通過以下方法獲得:將含丙烯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的金屬鹽以及有機過氧化物的混合物熔融混合;然后,使它們進行接枝反應。
相關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JP?2003-171515A
[專利文獻2]:JP?2009-179666A
在接枝反應中,由于使用了有機過氧化物,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鏈的斷裂和接枝反應同時發生。因此,接枝反應后得到的改性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比改性前的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顯著變低,從而導致流動性顯著增加而熔體張力(melt?tension)顯著降低。由于這個原因,改性丙烯聚合物存在以下問題:即其塑模性能要比丙烯聚合物差,且不再保有丙烯聚合物固有的機械性能。
專利文獻1公開的改性丙烯聚合物具有高的熔體張力,但是改性丙烯聚合物不能與不同類型摻合(alloyed)使用,因為它的作為極性成分的羧酸已經與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反應而被耗盡。
而且,雖然專利文獻2公開的改性丙烯聚合物接枝量有所增加,但是并未公開改性丙烯聚合物的高流動性,并且所公開的聚合物在流動性和熔體張力之間的平衡方面并不必然令人滿意。
鑒于上述所描述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熔體張力和流動性之間的平衡優異的改性丙烯聚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性丙烯聚合物,該改性丙烯聚合物通過以下組分反應獲得:100重量份的丙烯聚合物(A);基于所述100重量份為0.1-50重量份的含烯屬不飽和鍵的化合物(B);基于所述100重量份為0.01-20重量份的有機過氧化物(C),
其中,在2.16Kg的負荷下在230℃測得的熔體流動速率和在190℃測得的熔體張力滿足下式(1):
MT>9×MFR(-0.9)......(1)
其中,MT指熔體張力,MFR指熔體流動速率。
根據本發明,變得能夠提供熔體張力和流動性之間的平衡優異的改性丙烯聚合物。
具體實施方式
改性丙烯聚合物
根據本發明的改性丙烯聚合物可由丙烯聚合物(A)、含烯屬不飽和鍵的化合物(B)及有機過氧化物(C)一起反應制得。
從改性丙烯聚合物的模塑加工性的角度出發,改性丙烯聚合物的在2.16Kg的負荷下在230℃測得(根據JIS?K7210)的熔體流動速率(MFR)優選為0.1-400g/10分鐘,更優選為0.5-300g/10分鐘,還更優選為1-200g/10分鐘。
而且,改性丙烯聚合物的熔體流動速率和熔體張力(MT)滿足下式(1)表示的關系:
MT>9×MFR(-0.9)......(1)
如果熔體流動速率和熔體張力的關系偏離上述的式(1),則改性丙烯聚合物的塑模性能將下降。熔體流動速率與熔體張力的關系優選為MT>10×MFR(-0.9),更優選為MT>12×MFR(-0.9)。
含烯屬不飽和鍵的化合物(B)接枝到丙烯聚合物(A)上的接枝率,即,改性率,優選為0.1-10重量%,更優選為0.1-5重量%,還更優選為0.1-1重量%。
改性丙烯聚合物的使用紅外吸收光譜確定的數值作為本發明中的改性率。
下面將描述相關的組分。
<丙烯聚合物(A)>
在本發明中使用的丙烯聚合物(A)(以下也叫組分(A))是指丙烯均聚物,或者丙烯和其它單體的共聚物。這些可以單獨使用,或備選地可以將它們中的兩種以上共混使用。前述的共聚物既可是無規共聚物也可是嵌段共聚物。
無規共聚物的實例包括:由衍生自丙烯的結構單元和衍生自乙烯的結構單元組成的無規共聚物;由衍生自丙烯的結構單元和衍生自除丙烯之外的其它α-烯烴的結構單元組成的無規共聚物;由衍生自丙烯的結構單元、衍生自乙烯的結構單元以及衍生自除丙烯之外的其它α-烯烴的結構單元組成的無規共聚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未經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76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