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7145.2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0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鄭開斌;李愛萍;康玉凡;陳莊;鄭金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48 | 分類號: | A61K36/48;A61P25/16;A61P1/16;A61P19/08;A61P25/02;A61K13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蠶豆 花左旋多巴 含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植物中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提高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左旋多巴(分子式C9H11NO4)即3,4-二羥基-苯丙氨酸,是生物體內兒茶酚胺類激素、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和黑色素的代謝前體,主要用于治療震顫麻痹、肝昏迷、骨折、神經痛等,是目前治療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的主要藥物。
目前我國臨床所用的左旋多巴主要依靠進口,國內也有從藜豆屬植物藜豆種子中提取。藜豆種子含有左旋多巴3-5%,提取得率較低,是影響植物源左旋多巴產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提取左旋多巴的植物品種為藜豆種子,其左旋多巴含量3-5%,因此提取得率低,生產成本高,制約了植物源左旋多巴的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達到11%以上的提高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提高的方法如下:
A.品種篩選:選取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大于11%的蠶豆品種;
B.采摘:種植蠶豆,在蠶豆花期及時采收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剛剛開放時的花朵;
C.烘干:蠶豆花采摘后置于40—100℃溫度的烘干設備中烘干脫水。
所述的步驟C中,蠶豆花烘干的最佳溫度是35—50℃。
所述的步驟C中,蠶豆花烘干的次佳溫度是50—65℃。
本發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從品種上篩選左旋多巴含量高的蠶豆品種;在蠶豆花朵開放前采摘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剛剛開放時的花朵,蠶豆花朵開放后左旋多巴含量開始降低,開放時間越久,左旋多巴含量越低。采摘花蕾或剛剛開放時的花朵是為了確保蠶豆花原料中含有較高的左旋多巴;利用烘干設備低溫烘干脫水,減少蠶豆花在脫水過程中左旋多巴含量的損失。從而提高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可以達到11%以上,是現有藜豆種子含量的2.2-3.7倍,為左旋多巴植物提取提供優質原材料品種。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提高的方法如下:
A.品種篩選:從不同蠶豆品種中選取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大于11%的蠶豆品種,作為蠶豆花左旋多巴提取的專用品種;
B.采摘:種植蠶豆至開花,在蠶豆花期及時采收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剛剛開放時的花朵。采收蠶豆花最佳時機是在花蕾至花朵剛開放時采收;
C.烘干:蠶豆花采摘后置于40—100℃溫度的烘干設備中烘干脫水。
所述的步驟C中,蠶豆花烘干的最佳溫度是35—50℃。
所述的步驟C中,蠶豆花烘干的次佳溫度是50—65℃。
不同烘干溫度對蠶豆花烘干后的左旋多巴含量存在較大影響,烘干溫度越高,蠶豆花中左旋多巴損失越大,含量就越低。根據蠶豆花的烘干脫水試驗表明,當烘干溫度為40度左右時,烘干后的蠶豆花中左旋多巴含量幾乎沒有損失,當烘干溫度為60度左右時,烘干后的蠶豆花中左旋多巴含量損失9-12%,當烘干溫度為80度左右時,烘干后的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損失40-50%,當烘干溫度為100度時,烘干后的蠶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損失54-6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未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71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