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舉升門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73986.6 | 申請日: | 2012-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97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筑山那月;松本浩一;播摩一成;池水直行;居藏毅;山下純一郎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大協西川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J5/10 | 分類號: | B60J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華誠律師事務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強;崔巍 |
| 地址: | 日本國廣島縣***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舉升門 結構 | ||
1.一種車輛用舉升門結構,能夠開閉車輛后部上形成的開口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窗玻璃;
合成樹脂制的內板,形成有安裝所述車窗玻璃的車窗開口部;
合成樹脂制的外板,接合在所述內板的車輛外側;其中,
所述內板包括:外框形成部,具有包含左右1對柱部的1對側緣框部、及與該側緣框部一體形成的下端框部,而且形成為向車輛外側敞開的剖面“コ”狀;內框形成部,在所述車窗開口部的下緣部與所述外框形成部連接,而且形成為向車輛外側敞開的剖面“コ”狀;面板部,封堵由所述外框形成部與所述內框形成部所包圍的部分;其中,
所述面板部上設有外側面板部及內側面板部,所述外側面板部抵接或接近所述外板,所述內側面板部以與所述外側面板部連接的方式與該外側面板部一體形成且相對于所述外側面板部向車室側突出而且連接于所述外框形成部及所述內框形成部的至少一者。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還包括:1對縱壁部,在車寬方向中途位置與所述內框形成部連接且分別將所述外框形成部與設置在所述舉升門結構上的機構設置部之間左右分隔;其中,所述1對縱壁部形成為向車輛外側敞開的剖面“コ”狀,
所述外側面板部與所述縱壁部、所述內框形成部、所述側緣框部及所述下端框部中的至少相鄰的兩者連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側面板部向車寬方向外側延伸且與所述縱壁部、所述內框形成部及所述側緣框部連續。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還包括:橫壁部,連結所述左右1對縱壁部的上端部;
所述車輛用舉升門結構還包括:裝飾部件,從車室側覆蓋由所述橫壁部、所述1對縱壁部及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所包圍的部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縱壁部和所述橫壁部形成為向車輛外側敞開的剖面“コ”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側面板部上形成有與所述外框形成部及所述內框形成部連接的剖面“コ”狀的加強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強部在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與所述內框形成部的范圍設置有多個,這些加強部相交成X狀。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還包括:1對縱壁部,在車寬方向中途位置與所述內框形成部連接且將所述外框形成部與設置在所述舉升門結構上的機構設置部之間左右分隔;其中,
所述外側面板部與所述加強部形成在所述1對縱壁部的車寬方向外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還包括:橫壁部,連結所述左右1對縱壁部的上端部;
所述車輛用舉升門結構還包括:裝飾部件,從車室側覆蓋由所述橫壁部、所述1對縱壁部及所述外框形成部的下端框部所包圍的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縱壁部和所述橫壁部形成為向車輛外側敞開的剖面“コ”狀。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板的外緣端部接合在所述外框形成部的至少下部的外緣端部。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車輛用舉升門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板還包括:上端框部,將所述外框形成部的左右的上端部一體地連結并且與所述外板一起形成閉合剖面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大協西川株式會社,未經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大協西川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398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