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自救器閥門開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3904.8 | 申請日: | 2012-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67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于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于翔 |
| 主分類號: | F16K31/53 | 分類號: | F16K31/53;F16K31/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華 |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自救 閥門 開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一種自動自救器閥門開啟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以煤炭為主要原料的國家,煤炭的開采量也節節攀升,于是煤礦安全事故也頻頻發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經過對礦難現場和傷亡人員的大量數據分析,發現井下工作的死亡人數90%以上是因為瓦斯爆炸后吸入了一氧化碳氣體而導致的。
一些大型礦井下都建有救生艙,只要瓦斯爆炸事故發生前后井下人員能夠順利進入救生艙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但是煤礦瓦斯突出時事故將在極短時間內發生,如果采用傳統的自救器根本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自救。為了給井下工作人員提供逃生的寶貴時間和機會,為受困井下等待救援的工作人員提供生存保障,現在已有《煤礦井下瓦斯爆炸安全帽式個體逃生裝置》(中國專利號200910250294.2)、《煤礦井下瓦斯爆炸防塵半面罩式個體逃生裝置》(中國專利號200910250295.7)等,但還有開啟閥門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狀,旨在提供一種能接到預警信號后快速開啟的自動自救器閥門開啟裝置。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自動自救器閥門開啟裝置,彈簧動力系統的彈簧動力齒輪與氣閥開關齒輪連接,氣閥開關齒輪通過氣閥開關與開關鎖連接,傳動齒輪分別與開關鎖和微型電機連接,開關鎖上裝開關旋鈕;
彈簧動力系統的外殼由外殼上底及與之連在一起的外殼下底蓋構成,外殼內有內殼;外殼上底與主軸、主軸限位軸連接,外殼上底有動力系統齒輪外接口、彈簧動力齒輪與內殼的連接處、彈簧動力齒輪與彈簧連接處;主軸上端接主軸限位軸,主軸限位軸裝在外殼上底上;下端接主軸支撐體,主軸支撐體卡在內殼的凹槽內,主軸下端接主軸卡簧,位于主軸卡簧下方的副軸穿過內殼底蓋,下端裝在外殼上底上;彈簧套在主軸外,上、下端由主軸限位軸、主軸支撐體限位。
本發明工作時,氣體閥門及氧氣與煤礦井下瓦斯爆炸安全帽式個體逃生裝置和煤礦井下瓦斯爆炸防塵半面罩式個體逃生裝置的減壓閥連接。開啟微型電機,開關鎖打開提供氧氣給煤礦井下瓦斯爆炸安全帽式個體逃生裝置和煤礦井下瓦斯爆炸防塵半面罩式個體逃生裝置的佩戴者呼吸,待氣閥開關關閉后再行鎖定。彈簧動力系統帶動氣閥開關轉動,將氣體閥門打開,反向扭動氣閥開關,可將氣閥開關關閉,并且給彈簧動力系統蓄能,供下次使用。微型電機帶動傳動齒輪將開關鎖打開,彈簧動力系統將氣閥開關開啟;扭動開鎖旋鈕,帶動傳動齒輪也可以將開關鎖打開。
本發明有以下優點:
1)長×寬×高=71mm×42mm×60mm,體積小
2)重量<160g,重量輕,
3)操作簡便、使用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彈簧動力系統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發明的彈簧動力系統8的彈簧動力齒輪7與氣閥開關齒輪6連接,氣閥開關齒輪通過氣閥開關5與開關鎖3連接,傳動齒輪2分別與開關鎖3和微型電機1連接,開關鎖上裝開關旋鈕4。
微型電機1電壓12V,電流≤700mAH,扭力0.1~1.0Nm。微型電機齒輪0.8m8T、傳動齒輪0.8m20T+0.8m8T、開關鎖齒輪條0.8m8T、氣閥開關齒輪0.8m32T、彈簧動力齒輪0.8m22T。
齒輪間的傳動比為:傳動齒輪:微型電機齒輪8=2.5,傳動齒輪:開關鎖齒輪條8=1,氣閥開關齒輪32T:動力系統齒輪22T=1.5。
參照圖2,彈簧動力系統的外殼15由外殼上底16及與之連在一起的外殼下底蓋11構成,外殼內有內殼12。外殼上底16與主軸19、主軸限位軸17連接,外殼上底有動力系統齒輪外接口13、彈簧動力齒輪與內殼的連接處14、彈簧動力齒輪與彈簧連接處18。主軸19上端接主軸限位軸17,主軸限位軸裝在外殼上底上;下端接主軸支撐體22,主軸支撐體卡在內殼的凹槽內,主軸下端接主軸卡簧22,位于主軸卡簧下方的副軸10穿過內殼底蓋9,下端裝在外殼上底16上。彈簧20套在主軸19外,上、下端由主軸限位軸17、主軸支撐體22限位。
彈簧動力系統8采用此結構方式,主軸支撐體22只能在內殼12內上下滑動,不能轉動;動力系統齒輪7能帶動彈簧20在主軸上扭動,并且帶動內殼12、主軸限位軸17、主軸支撐體22、主軸卡簧23和內殼底蓋9一起在副軸10和主軸19及外殼上底16上轉動;彈簧20蓄能后,能帶動動力系統齒輪等做反向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于翔,未經于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39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