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能夠實現幀類別及MAC地址自動過濾的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3382.1 | 申請日: | 2012-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128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石文江;姜新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能夠 實現 類別 mac 地址 自動 過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網絡通信傳輸控制裝置,特別是一種在NIC上能夠實現幀類別及MAC地址自動過濾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數字化變電站大部分采用集中式過程總線,過程總線上傳輸的報文量大、報文種類多且頻率高。由于采樣值和部分GOOSE報文采用多播方式,如果過程總線交換機沒有某種類型鏈路層多播控制,網絡將把多播作為廣播處理,導致過程總線上的IED設備必須處理發送給該網絡的所有多播數據,由于額外耗用了IED設備的CPU周期,從而導致其性能下降。此外,數字化變電站中有許多保護裝置需要處理多個間隔的數據,其中處理數據量最大、實時性要求最高的是母差保護,需要采集至少1條母線上的多個間隔的采樣值數據,如果不采用報文過濾功能很難保證母差保護的實時性和可靠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有技術是在數字化變電站IED設備中增加一個通訊CPU,通訊CPU負責接收交換芯片傳來的所有數據幀并進行分析過濾,再將過濾后的數據交由IED設備的主CPU進行應用計算。通常為了保證IED設備電路的兼容性和穩定性,通訊CPU與主CPU的型號相同。采用這種方法,需要IED設備增加1個CPU芯片,增加了設備的成本,并且增加了應用軟件的復雜程度,降低了可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在NIC網卡上能夠實現幀類別及MAC地址自動過濾的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能夠實現幀類別及MAC地址自動過濾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單片機、交換芯片及總線接口組成,單片機設有數據接口、地址接口、中斷輸入、I/O輸出,交換芯片設有數據接口、地址接口、讀中斷輸出IOR、寫中斷輸入IOW。
所述的交換芯片通過內部總線與單片機相連接,交換芯片的IOR與單片機的中斷輸入相連接,交換芯片的IOW與單片機的I/O輸出相連接。
所述的單片機通過總線接口與數字化變電站IED設備的CPU相連接。
本發明無需在數字化變電站IED設備中增加通訊CPU,通過在NIC中擴展一塊單片機,在NIC上實現幀類型和MAC地址過濾功能,極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時提高了以太網報文的過濾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交換芯片共有48條引腳,其中18腳(SD0))、17腳(SD1)、16腳(SD2)、14腳(SD3)、13腳(SD4)、12腳(SD5)、11腳(SD6)、10腳(SD7)、31腳(SD8)、29腳(SD9)、28腳(SD10)、27腳(SD11)、26腳(SD12)、25腳(SD13)、24腳(SD14)、22腳(SD15)作為數據接口和地址接口,分時復用,連接于PCI數據和地址總線的低16位(0~16)。35腳(IOR#)為讀中斷輸出,與單片機的12腳(INT0/P3.2)連接,低電平有效。36腳(IOW#)為寫中斷輸入,與單片機3腳(P1.2)及PCI控制總線連接,接受單片機和連接于PCI總線上的數字化變電站IED設備CPU的數據寫入請求,主要用于交換芯片接收緩沖區中該數據幀讀數標志的清除操作。32腳(CMD)為外部命令信號,34腳(INT)為請求中斷輸入,直接接入PCI控制總線,用于連接于PCI總線上的數字化變電站IED設備CPU對交換芯片的數據讀寫及控制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33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節能母線槽
- 下一篇:基于混合傳感網絡的野生動物園實時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