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72714.4 | 申請日: | 2012-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22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楠;靳國忠;徐佳寧;王志勇;黎康康;郭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陸明耀 |
| 地址: | 21301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箱 潤滑油 循環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械裝置的潤滑系統,尤其涉及一種風力發電系統中的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風力發電齒輪箱的潤滑系統主要由電機、齒輪泵、過濾器、散熱器及分配管路組成。由于風力發電行業發展迅速,小型風力發電機組逐漸被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取代,因此兩級行星輪和一級平行軸傳動的大型兆瓦級風力發電齒輪箱已成為主流。如中國專利申請200910032121.3所揭示,這種齒輪箱主要由前箱體、一級行星齒輪系、中箱體、二級行星行星齒輪系、后箱體、主軸等部件組成,其潤滑部位很多(包括主軸軸承,一/二級行星、平行軸傳動機構的嚙合點和軸承等),所以需要在齒輪箱外部安裝多條潤滑油液分配管路,這導致齒輪箱外部管路分布復雜,油管滲漏、損壞和故障概率升高,安裝維護不方便,還可能與齒輪箱安裝主框架產生干涉。因此,對現有潤滑系統進行改進,減少外部潤滑分配管路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管路簡單、不易損壞、維護方便的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包括齒輪箱,所述齒輪箱由前向后依次具有前箱體、中箱體和后箱體,至少部分位于齒輪箱中的傳動機構,所述后箱體上設有第一進油口,第一進油口上安裝有位于齒輪箱外的第一分配器,所述第一分配器上具有輸入潤滑油的進油口和至少兩個出油口,其中一個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一進油口;所述中箱體上設有第二進油口,第二進油口上安裝有位于齒輪箱外的第二分配器,所述第二分配器上具有進油口和至少三個出油口,第二分配器的進油口和第一分配器的另一個出油口通過輸油管連通,第二分配器的一個出油口連通所述第二進油口,另一個出油口通過輸油管連通位于中箱體上的第三進油口;所述前箱體的后部設有第四進油口,第四進油口和第二分配器的第三個出油口通過輸油管連通;前箱體的中部上設有第一出油口,前箱體的前部設有第五進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五進油口通過輸油管連通。
優選的,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至少部分位于前箱體中的主軸;至少部分位于中箱體中,由主軸驅動的第一級行星齒輪系;至少部分位于后箱體中,由第一級行星齒輪系驅動的第二級行星齒輪系;至少部分位于后箱體中,由第二級行星齒輪系驅動平行軸齒輪系。
優選的,所述第一進油口通過齒輪箱內的油孔連通到第二級行星齒輪系和平行軸齒輪系位置。
優選的,第二級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二級行星架、第二級行星輪、第二級齒圈、第二級太陽輪,所述油孔連通到第二級行星架后方的軸承、第二級行星輪和第二級齒圈的嚙合區域,第二級太陽輪的軸承、輸出齒輪軸的軸承、大齒輪的軸承、輸出齒輪軸與大齒輪的嚙合區域。
優選的,第一級行星齒輪系包括第一級行星架、第一級行星輪、第一級齒圈、第一級太陽輪。
優選的,所述第二進油口通過齒輪箱內的油孔連通到第一級行星齒輪系的第一級行星架的軸承位置和第二級行星齒輪系的第二級行星架前方的軸承位置。
優選的,所述第三進油口通過齒輪箱內的油孔連通到第一級行星齒輪系的第一級行星輪和第一級太陽輪嚙合區域。
優選的,所述第四進油口通過齒輪箱內的油孔連通到第一級行星齒輪系的第一級行星輪和第一級齒圈嚙合區域,以及第一級行星輪軸承位置。
優選的,所述第五進油口通過齒輪箱內的油孔連通到主軸的軸承位置。
優選的,所述第四進油口、第一出油口和第五進油口位于同一軸線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通過在齒輪箱的前箱體、中箱體、后箱體上設有有限數量的進油口、配合外部輸油管和內部油孔連接形成潤滑油循環系統,簡化了齒輪箱的外部油路,從而提高了使用壽命和維護方便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的部分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齒輪箱潤滑油循環系統俯視圖的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271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