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中藥復方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72570.2 | 申請日: | 2012-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26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04 |
| 發明(設計)人: | 馬驥;陶淑春;范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7/04;A61P37/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張晨 |
| 地址: | 110847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免疫性 血小板 減少 紫癜 中藥 復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中醫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中藥復方。
背景技術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臨床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以外周血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為特征,為自身免疫性出血綜合征。本病的最大危害是造成凝血功能障礙,輕者皮膚粘膜反復出血,久治不愈導致貧血,嚴重的出現月經過多,甚至合并顱內出血,一旦發生危及生命。
隨著診斷率的提高近年我國新發現患者呈增加趨勢。據統計該病發病率,歐美為6~11/10萬人口,日本為16.7/10萬人口,慢性ITP患者主要見于成年人20~50歲之間,男女性別比例為1∶3。近一、二十年來現代醫學對ITP的診治方法無根本性變化,治療ITP主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和脾切除術,雖然可使部分患者獲得臨床緩解,但復發率較高,常因血小板數量不能維持在安全范圍,需要進一步采用免疫抑制劑、雄激素、生物修飾劑等治療措施來維持血小板數量在正常范圍,以降低死亡率??砷L期使用上述藥物能帶來與治療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如療效不明顯、復發率高、臟器損害、生化指標異常以及醫藥費上揚等。
因此尋找更為理想有效、副反應少的藥物成為當今的研究重點。與西藥相比中醫藥在治療這一領域內已顯示了廣闊的前景。中醫藥在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雖然提升血小板數量的速度相對于激素來說較為緩慢,但遠期療效較好,且可以反復使用,無明顯不良反應。
現代醫學將陰虛發斑分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和過敏性紫癜二類。從臨床特點來看,過敏性紫癜多見于“血熱妄行”的出血證、多屬陽斑范圍,臨床上治以清熱涼血、活血解毒為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為肝腎陰虛、脾肺氣弱所致,或腎陽虛隔陽于外,或腎陰虛,水虧火熾、血液受劫,或脾虛不能攝血,或肝虛不能藏血使然,總之以正虛為主。肝腎陰虛、脾肺氣弱、陰虛熱熾,血失寧靜的“虛斑”,故用滋補肝腎之陰,益脾肺之氣,稍佐涼血止血之品,肝腎陰復則虛陽內涵,脾肺氣充則氣陰兩復,血絡寧靜,諸證自安。
本發明以中醫學對ITP綜合觀察的證候為基礎,以現代醫學對ITP的認識為切入點,從陰虛內熱立論,認為肝腎不足,陰虛熱熾是ITP發生與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病機,提出滋陰清熱,益氣養血為治療ITP的基本原則,具有堅實的臨床理論與實踐基礎。
本發明課題組的中醫藥研究人員經過近40年臨床研究,采用辨證和辨病相結合的方法,治療上千例的ITP患,收到顯著的療效。結合ITP患者的臨床表現,發現ITP臨床病癥多與陰虛內熱有關,并對ITP病機提出獨特的見解,在前期的臨床研究發現滋陰清熱法治療ITP上具有獨到的療效,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以及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過查新檢索,雖有直接或間接治療血虛(貧血)的若干品種上市,但專門用于ITP的中成藥很少,目前臨床主要用于ITP治療的主要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版一部的“血康口服液”(該產品為中藥提取物),“維血寧沖劑”、“血美安膠囊”。這些品種在雖對本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都存在針對性不強這一不利因素。綜合近年文獻,ITP病因可概括為外感和內傷;病機可概括為:(1)邪毒內擾,(2)氣不攝血,(3)陰虛火旺,(4)瘀血阻絡。上述各品種均未完全反應這一病機特點。
中醫雖無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這一病名,但從ITP的臨床以各種出血及皮下瘀斑瘀點等表現特點上看,認為其屬于中醫的“血證”范疇。從慢性ITP臨床表現上看,常見紫斑時隱時現、纏綿不愈及疲乏無力、胃納不佳等脾氣不足表現。為此,提出了陰虛內熱為ITP發病的根本,認識到肝腎陰虛、脾肺氣弱、陰虛熱熾,血失寧靜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故確立“滋陰清熱”治法。應用本發明中藥方治療ITP患者的前期臨床研究中,按照第二屆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制定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有效、進步、無效。對100例ITP患者進行了較為詳細地療效觀察,結果顯示,顯效率65%,有效率91.67%。經長期臨床觀察,發現該方可明顯緩解癥狀,且復發率低,長期服用對人體未見不良反應。
經數十年的臨床觀察及藥效學研究,顯示本發明中藥方治療ITP患者收到較為滿意的療效。豈今為止,尚未見專門治療該病的中成藥上市,該藥的研制成功將填補這項空白,且中藥治療ITP療效確切,安全、副作用少,市場前景極其廣闊,一旦投放市場,必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綜合國內外的統計數字,按萬分之一人口計算,全國將有十幾萬患者,以一療程需花費1000元藥費計算,年使用量1億元以上,市場潛力巨大。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中醫藥大學,未經遼寧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25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糖尿病人用抽血器
- 下一篇:血糖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