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壓機自動吸取杯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1481.6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32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15 |
| 發明(設計)人: | 董樑;邱德潛;黃惠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5/32 | 分類號: | B30B15/3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12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吸取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壓機自動吸取杯機構。
背景技術
在壓機加工完成的產品,產品取出完全依靠人工取出,容易造成產品不易取出,變形,壞口等缺陷,由于操作人離成型機太近(在機器大盤旁邊),溫度高,環境差,人工取出速度跟不上機器生產速度,機器生產效率低,人員易疲勞,不能長時間操作,每隔15分鐘就要換人操作,休息,每臺機每天共需6人。工作效率很低,嚴重影響了壓機的產品取出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壓機自動吸取杯機構,產品的取出完全依靠該機構取出,容易取出產品,減少變形、壞口等缺陷,徹底去除人工取出操作員,并且提高機器的運行速度和生產效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壓機自動吸取杯機構,包括有氣缸體,氣缸體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進氣上缸蓋、進氣下缸蓋,氣缸體內滑動設置有活塞桿,活塞桿內固定穿過真空吸管,真空吸管的上端連接真空吸管接頭,下端伸入到吸杯上,進氣上缸蓋上開設有進氣口,進氣下缸蓋上開設有出氣口,氣缸體外側設有導向桿,活塞桿的上端固定設有與導向桿相匹配的滑輪,活塞桿的前端固定設有緩沖彈簧壓板,真空吸管下端滑動安裝有壓縮量調節塊,緩沖彈簧壓板與壓縮量調節塊之間墊設有套裝于真空吸管外的緩沖彈簧。
所述的活塞桿與進氣上缸蓋、進氣下缸蓋之間分別設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
本發明進氣口進入氣缸體中,推動活塞桿內置真空吸管下行,同時將活塞桿下部的壓縮空氣由出氣口排出,真空吸管下端與模具內的產品的里底部接觸;此時由電磁閥打開真空管路,將真空吸管內部的空氣抽走并保持真空,使產品緊緊的吸附在真空吸管的下口部;壓縮空氣從出氣口進入氣缸體中,推動活塞桿帶動內置真空吸管上行,同時將真空吸管上部的壓縮空氣由進氣口排出,真空吸管下口部帶動模具內的產品上升,使產品與模具脫離。
本發明產品的取出完全依靠該機構取出,容易取出產品,減少變形、壞口等缺陷,徹底去除人工取出操作員,并且提高機器的運行速度和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壓機自動吸取杯機構,包括有氣缸體1,氣缸體1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進氣上缸蓋2、進氣下缸蓋3,氣缸體1內滑動設置有活塞桿4,活塞桿4內固定穿過真空吸管5,真空吸管5的上端連接真空吸管接頭6,下端伸入到吸杯7上,進氣上缸蓋2上開設有進氣口8,進氣下缸蓋3上開設有出氣口16,氣缸體1外側設有導向桿9,活塞桿4的上端固定設有與導向桿相匹配的滑輪10,活塞桿4的前端固定設有緩沖彈簧壓板11,真空吸管5下端滑動安裝有壓縮量調節塊12,緩沖彈簧壓板與壓縮量調節塊之間墊設有套裝于真空吸管外的緩沖彈簧13,活塞桿4與進氣上缸蓋2、進氣下缸蓋3之間分別設有上密封圈14、下密封圈1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14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