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帕金森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70047.6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4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龍;王玉璧;柴金苗;郭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中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8 | 分類號: | A61K36/8988;A61P2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帕金森病 中藥 組合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或輔助治療帕金森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以白芍、當歸、天麻和鉤藤為原料藥制得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屬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痹”、巴金森氏癥或柏金遜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在60歲以后發病,特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人口的比例和數量逐漸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正與日俱增。統計顯示,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在≥65歲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歲人群中則為0.4%,本病也可在兒童期或青春期發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特殊姿勢(頭前傾、軀干略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彎曲等)、吞咽困難、感覺異常和疼痛等,并且,隨著病情的發展和臨床癥狀的不斷惡化,患者忍受的痛苦不斷加劇,生活質量每況愈下,最終必將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
自1817年James?Parkinson首次描述“帕金森病”的典型臨床表現至今,已有將近200多年的時間,人類對該病的認識和治療手段均有了很大進步,但是對于患者及醫學界來說,PD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①確切病因尚未明了;②發病機制仍未清楚;③臨床上尚無特效治療手段。目前,PD的治療手段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但是,手術療法必須限于嚴格的適應癥(原發性巴金森病的部分患者),同時由于存在70%左右的復發率、技術難度大、存在手術并發癥、費用昂貴等因素,因此僅限于大醫院的少數患者,無法大規模普及,大量的患者還是主要依賴藥物治療。目前,PD的藥物治療主要以西藥為主,主要有多巴胺類制劑(如左旋多巴、美多芭、息寧等)、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溴隱亭、協良行等)、抗膽堿類藥物(如安坦等)和促進多巴胺釋放藥物(如金剛烷胺等)等。但是,目前針對PD的治療藥物多是改善癥狀,不能延緩病情的發展;雖然多巴胺類替代療法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但其并不能預防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退變,應用過早,或長期應用,或用量過大,均會產生嚴重的難以控制的不良反應(如異動癥等),加劇了病情惡化。
PD在中醫屬“顫證”范疇,中醫對PD的認識可追溯到《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大論》日:“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其中所提到的頭傾視深、背曲肩隨等癥狀與帕金森病所表現的震顫、肌張力增高、運動遲緩、姿勢反射障礙相似。古人采用綜合療法治療PD,可追溯到金代張子和《儒門事親》所記載的治馬叟驗案,其謂:“張戴人治以防風通圣散汗之,繼服涌吐劑,后用瀉下法而得效”,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震顫麻痹的報道。近代的中醫學者繼承古人的精辟見解,并對PD的認識及治療有進一步的闡述,1991年11月第3屆中華全國中醫學會老年腦病學術研討會上,將該類疾病命名為“老年顫癥”。通常采用“辨證求因”的傳統方法來推知帕金森病的中醫機理。多數學者認為,帕金森病的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其病理實質在于肝腎陰虛,兼涉心脾兩臟,表現出顫震、僵直、行動徐緩等癥狀,是由于在本虛基礎上形成了內風痰火瘀等病理改變的結果,中醫多采用補益肝腎、滋陰息風、益氣活血、通絡止顫的方藥治療此病。
近年來,中醫藥在PD的臨床治療及療效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飛快進展。研究發現,中醫復方通過多種有效成分對人體有多環節、多層次、多靶點的綜合整體調節作用,符合人體發病及病理環節多態性的特點,對PD神經保護治療具有更大優勢:①對于抑郁、癡呆等發病率較高的非運動癥狀,能早期干預,治“未病”;②毒副作用小,適合長期服用;③與西藥配合應用,既強化其改善運動癥狀的作用,又減輕西藥帶來的精神障礙、心慌氣短、流汗流涎、惡心嘔吐、大便障礙、疼痛等毒副作用;④可以減少西藥特別是左旋多巴的用量,對于延緩進程,推遲療效減退、凍結、劑末、開-關現象等運動并發癥的出現,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可見,積極探索PD的中西醫發病機理,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尋找一種治療或配合西藥輔助PD的有效中藥方劑,并將其開發成安全、有效、低毒的中成藥,是現代治療PD藥物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根據中醫藥對PD臨床治療及療效機理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醫“辯證施治、整體療法”的優勢,提供一種用于帕金森病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中醫學院,未經山西中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700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流體動力式強聲源強化亞臨界流體萃取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治療半身出汗癥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