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消息處理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9809.0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71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鐘書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8 | 分類號: | 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楊春香;宋志強 |
| 地址: | 518044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息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技術,特別涉及消息處理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網絡通信技術中,通訊群組是一組可以互相通訊的用戶集合。在通訊群組中,所有群組成員能夠看到任何一個群組成員發送的消息,其對應即時通訊(IM:Instant?Messenger)和非即時通訊兩類應用。其中,IM,是指能夠即時發送和接收互聯網消息等的業務,目前市場上典型的即時通訊應用有:QQ、MSN、RTX、飛信等,對應的通訊群組為QQ群,MSN群組、RTX群、微信群組、聊天室等;而非即時通訊,是指不能夠即時發送和接受消息的業務,典型應用為:郵件,對應的通訊群組為郵件組。
然而,不管是即時通訊群組還是非即時通訊群組,當其中的群組成員(稱為消息接收端)接收到其他群組成員(稱為消息發送端)發送的消息時,都是按照自身已固定設置的展示方式展示該接收的消息,無法實現由消息發送端控制消息接收端按照一定的方式展示消息,會引起消息接收端遺漏掉查看或回復重要消息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消息處理方法和裝置,用于實現由消息發送端控制消息接收端展示消息的方式,防止消息接收端遺漏掉查看或回復重要消息的缺陷。
本發明提供的方案包括:
一種消息處理方法,包括:
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區分出需要重點通知的消息接收端;
所述消息發送端在待發送的消息中對區分出的消息接收端重點標識,并在通訊群組中發送所述消息;
通訊群組中的消息接收端在接收到消息時,判斷自身是否在該消息中被重點標識,如果是,按照重點展示的方式對接收的消息進行展示,否則,按照非重點展示的方式對接收的消息進行展示。
一種消息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
所述裝置作為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時,包括:
區分單元,用于區分出需要重點通知的消息接收端;
發送單元,用于在待發送的消息中對所述區分單元區分出的消息接收端重點標識,并在通訊群組中發送所述消息;
所述裝置作為通訊群組中的消息接收端時,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接收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發送的消息;
判斷單元,用于在所述裝置作為通訊群組中的消息接收端時,判斷所述裝置是否在所述接收單元接收的消息中被重點標識;
展示單元,用于在所述判斷單元判斷結果為是時,按照重點展示的方式對接收的消息進行展示,在所述判斷單元判斷結果為否時,按照非重點展示的方式對接收的消息進行展示。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中,通過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區分出需要重點通知的消息接收端,并在待發送的消息中對區分出的消息接收端重點標識,并在通訊群組中發送所述消息,而當通訊群組中的消息接收端在接收到消息時,判斷自身是否在該消息中被重點標識,如果是,按照重點展示的方式對接收的消息進行展示,否則,按照非重點展示的方式對接收的消息進行展示。這實現了由消息發送端主動控制消息接收端展示消息的方式,以保證需要重點通知的消息接收端能夠更加醒目地獲知消息,防止消息接收端遺漏掉查看或回復重要消息的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發送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接收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明提供的消息處理方法包括圖1所示的流程:
參見圖1,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流程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區分出需要重點通知的消息接收端。
本步驟101中,通訊群組為即時通訊群組或者非即時通訊群組,本發明并不具體限定。
另外,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可根據待發送消息區分出需要重點通知的消息接收端,比如根據待發送消息所重點針對的對象等。
步驟102,通訊群組中的消息發送端在待發送的消息中對區分出的消息接收端重點標識,并在通訊群組中發送所述消息。
本步驟102中,對區分出的消息接收端重點標識可包括:
在區分出的消息接收端的身份標識上增加設定的重點關鍵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98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