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齒輪傳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69780.6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88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上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上柱 |
| 主分類號: | F16H37/12 | 分類號: | F16H37/12;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鄒超賢 |
| 地址: | 542603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傳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齒輪傳動機構。
背景技術
齒輪傳動是近代機器中最常見的機械傳動,是傳遞機器動力和運動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機械產品的重要基礎部件。它與帶、鏈、摩擦、液壓等機械傳動相比,具有功率范圍大、傳動效率高、圓周運動速度高、傳動比準確、使用壽命長等一系列特點。因此,它已成為許多機械產品不可缺少的傳動部件,也是機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傳動形式。然而,齒輪的設計與制造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機械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為實現機械具有傳動力矩大、傳動效率高、省力省功、耐疲勞性好等特點而提供一種齒輪傳動機構。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齒輪傳動機構,包括齒輪傳動單元、動力單元、輸出單元和潤滑單元,齒輪傳動單元包括大齒輪、中環輪或小環輪、中傳動輪或/和小傳動輪,中環輪安裝在大齒輪內部,其底部與大齒輪卡合;中環輪內部安裝5個中傳動輪,輸出單元包括輸出輪軸、連桿和曲軸,中環輪內底部的中傳動輪由輸出輪軸固定連接,輸出輪軸采用連桿與曲軸B連接。
以上所述動力單元包括馬達、曲軸A、齒條A和固定齒條B,馬達設置于箱體架上,通過曲軸A與齒條A連接;齒條A位于大齒輪的頂部并嵌合在齒條導槽內,齒條導槽安裝在箱體架上;固定齒條B位于大齒輪的底部;齒條A的齒和固定齒條B的齒均與大齒輪外側的齒卡合。
以上所述5個中傳動輪呈“十”字安裝,分別位于“十”字的頂部、中部、底部、左側和右側,頂部、底部、左側和右側的中傳動輪的齒與中環輪的內齒卡合。
將以上所述中環輪內底部的中傳動輪設為小環輪,并在小環輪內部安裝5個小傳動輪,5個小傳動輪呈“十”字安裝,分別位于“十”字的頂部、中部、底部、左側和右側,頂部、底部、左側和右側的小傳動輪與小環輪的內齒卡合,小環輪內底部的小傳動輪由輸出輪軸固定連接,輸出輪軸采用連桿與曲軸B連接。
以上所述輸出單元的曲軸B的一端設置輸出輪a,在曲軸B的另一端與輸出輪b,輸出輪b與潤滑系統的機油泵連接。
以上所述的齒輪傳動單元在大齒輪的兩側安裝內定位板和外定位板,內定位板和外定位板圓周處安裝有軸承珠,外定位板外側安裝小中心固定輪,小中心固定輪設在中環輪內中部中傳動輪或小環輪內中部小傳動輪位置處,并卡合在齒條C上,小中心固定輪單獨制作或與中環輪內中部中傳動輪或小環輪內中部小傳動輪一體制作;齒條C固定在箱體架上,由齒條固定桿支撐。
以上所述的齒輪傳動單元、動力單元、輸出單元和潤滑單元設置兩個為一組,由三組以上齒輪傳動單元、動力單元、輸出單元和潤滑單元組成一個齒輪傳動機構。
以上所述的大齒輪中心部由大齒輪軸固定,小中心固定輪由小中心軸固定。
以上所述每組動力單元和輸出單元在曲軸A(2)、曲軸B上的傳動點均衡設計。
以上所述曲軸A頸部的長度是曲軸B頸部長度的1倍。
齒輪單元的工作原理如下:
方案一:馬達啟動,通過曲軸A將扭矩傳遞到齒條A上,齒條A移動并帶動大齒輪往復運動,在齒條C的阻力作用下,中部的中傳動輪反轉,并與其余4個中傳動輪產生相對旋轉,與中傳動輪相嚙合的中環輪同向旋轉,底部中傳動輪的輸出輪軸通過連桿推動曲軸B圓周運動。
方案二:馬達啟動,通過曲軸A將扭矩傳遞到齒條A上,齒條A移動并帶動大齒輪往復運動,在齒條C的阻力作用下,中部的小傳動輪反轉,并與其余4個小傳動輪產生相對旋轉,與小傳動輪相嚙合的底部中傳動輪同向旋轉,使中部的中傳動輪產生相對旋轉,在中部的中傳動輪作用下,其余中傳輪和中環輪與中部的中傳動輪相對旋轉,底部小傳動輪的輸出輪軸通過連桿推動曲軸B圓周運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是有兩條省力杠桿合并,一條是大齒輪直徑,另一條是輸出齒輪的直徑,動力曲軸的行程是阻力曲軸的一倍,動力臂比阻力臂長四倍以上,所以可以省四倍以上的力,三倍以上的功。本發明可用于各種機器的節能,也可用于發電機發電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左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左剖視圖。
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上柱,未經李上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97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