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扣式吊卡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68832.8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01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民軒;高廣啟;魏斌;羅文莉;程正全;金鑫;宋輝輝;付增;岳振玉;郝麗偉;張方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19/06 | 分類號: | E21B19/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謝省法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扣式吊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工業井下作業的修井工具,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機械化修井作業中的起下油管工序的對扣式吊卡。
背景技術
傳統的修井作業是用兩個吊卡輪換完成油管起下,需要人工搬抬吊卡、摘掛吊環,工人勞動強度大,施工效率低。目前的機械化修井作業起下油管是通過動力吊卡卡住油管本體,露出油管接箍,雖然實現了不搬抬吊卡起下油管,但存在以下缺點:1、動力卡瓦對油管本體損傷大,容易造成油管管漏,且加大了油管更換費用,降低作業井免修期,增加施工成本;2、當遇到玻璃鋼油管、氮化油管等特殊油管作業時,動力卡瓦無法滿足其施工需求。
有鑒于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對扣式吊卡。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對扣式吊卡,實現不搬抬吊卡、不損傷油管完成起下油管施工,適合多種特殊油管作業。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對扣式吊卡,包括上下連接在一起的吊耳和對扣器外筒;所述吊耳開設內腔裝有液壓馬達,所述對扣器外筒內腔設置有對扣器并且對扣器的下端頭伸出對扣器外筒底端面外,所述液壓馬達通過聯軸器連接至對扣器上;所述對扣器外筒下方還連接有液壓背鉗。
所述吊耳的內腔壁設置有馬達限位導軌,所述液壓馬達置于所述導軌上并沿導軌上下移動,在馬達限位導軌上設置有馬達限位滑塊;所述液壓背鉗通過上方的背鉗外筒套接在對扣器外筒外周側,所述對扣器外筒外周側還設置有背鉗限位軌道,所述背鉗外筒帶動液壓背鉗沿背鉗限位軌道上下移動,在背鉗限位軌道上設置有背鉗限位滑塊。
所述背鉗外筒內部還設置有用來使油管和上方的對扣器對準連接的對扣導槽;所述液壓背鉗包括液壓缸以及連接在液壓缸前端用來卡住油管的背鉗卡瓦。
所述背鉗外筒上端設置的背鉗外筒限位臺階卡合在對扣器外筒底部外側設置的背鉗限位臺階上;所述對扣器在對扣器外筒下出口處開設了對扣器提升臺階,該對扣器提升臺階卡合在對扣器外筒底部內側設置的對扣器外筒提升臺階上。
所述液壓馬達與對扣器之間設置有扭矩傳感器。
所述液壓馬達上設置有液壓管線接口。
所述吊耳設置有防止吊環脫落的吊耳銷。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適用于機械化修井作業時起下油管,提高井口自動化程度,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具體優點表現如下:
通過游動對扣式吊卡與固定吊卡配合,實現不搬抬吊卡、不摘掛吊環進行起下油管作業,有效的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適用范圍廣泛,適合多種特殊油管的修井作業;
實現不損傷油管起下油管,有效的延長了免修期,節約了作業成本;
應用扭矩檢測裝置及對扣導槽,可有效避免上卸扣的現象;
背鉗卡瓦內徑與油管外徑相匹配,加大了接觸面積,增加了卡緊力度;
不摘吊環可有效避免單吊環事故的發生,提高施工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對扣式吊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吊耳;2、吊耳銷;3、馬達限位軌道;4、液壓馬達;5、馬達限位滑塊;6、液壓管線接口;7、扭矩傳感器;8、聯軸器;9、對扣器提升臺階;10、對扣器;11、對扣器外筒;12、對扣器外筒提升臺階;13、背鉗限位軌道;14、背鉗限位臺階;15、背鉗限位滑塊;16、背鉗外筒;17、背鉗外筒限位臺階;18、對扣導槽;19、液壓背鉗;20、背鉗卡瓦。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根據圖1所示,對扣式吊卡,包括上下連接在一起的吊耳1和對扣器外筒11;對扣器外筒11與吊耳1通過螺紋連接;所述吊耳開設內腔裝有液壓馬達4,所述對扣器外筒內腔設置有對扣器10并且對扣器的下端頭伸出對扣器外筒11底端面外,所述液壓馬達4通過聯軸器8連接至對扣器10上;所述對扣器外筒11下方還連接有用來鉗住油管的液壓背鉗19。
吊耳的內腔壁設置有馬達限位導軌3,所述液壓馬達置于所述導軌上并沿導軌上下移動,在馬達限位導軌上設置有馬達限位滑塊5;馬達限位滑塊5處在馬達限位軌道3中,可在其中上下移動,但不能產生相對轉動;所述液壓背鉗19通過上方的背鉗外筒16套接在對扣器外筒11外周側,所述對扣器外筒11外周側還設置有背鉗限位軌道13,所述背鉗外筒16帶動液壓背鉗19沿背鉗限位軌道13上下移動,在背鉗限位軌道13上設置有背鉗限位滑塊15。背鉗限位滑塊15處在背鉗限位軌道13中,可在其中上下移動,但不能產生相對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88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上料機構的阻尼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小托布板的平板剝邊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