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交換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7068.2 | 申請日: | 201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9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奧田元章;橫町尚也;植田浩生;中村純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 |
| 主分類號: | F28F9/00 | 分類號: | F28F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寇英杰;黃霖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日本專利公報特開No.2001-4245中描述的熱交換器包括向上開口的箱形外殼、用于將外殼的內部分隔為U形流動通道的分隔板、限定與流動通道的端部連通的引導管道的引導管、限定與流動通道的另一端部連通的排出管道的排出管、和以覆蓋外殼的開口的方式附接至外殼的熱構件。該熱構件包括覆蓋外殼的上開口的板、設置在板上的珀爾帖裝置(熱電轉換裝置)、以及從板延伸至流動通道中的翅片。因此,從引導管引入外殼的流動通道中的熱介質流動經過外殼,同時與翅片換熱,并且從排出管排出。
日本專利公報特開No.09-280772中描述的熱交換器包括管狀外殼、覆蓋外殼的一個端部的管板、覆蓋外殼的另一端部的半球狀構件、以及設置在外殼中的傳熱管。熱介質從靠近外殼的另一端部形成的引導管道引入、與傳熱管換熱、并且從靠近外殼的一個端部形成的排放管道排出。
發明內容
然而,在諸如靠近引導管道和排出管道的區域中以及在回流區域中,熱介質導致壓力降。因此,存在對一種具有容易地形成并且能夠更順利地供給熱介質的結構的熱交換器的需要。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提供一種熱交換器(1),包括:
外殼(3),所述外殼(3)包括:多個平行的流動通道(46a、46b、56a、56b),所述多個流動通道(46a、46b、56a、56b)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面(41c、51c),所述第一端面(41c、51c)具有通向所述多個流動通道(46a、46b、56a、56b)的第一端的開口(41f、41g、51f、51g);以及第二端面(41d、51d),所述第二端面(41d、51d)具有通向所述多個流動通道(46a、46b、56a、56b)的第二端的開口(41f、41g、51f、51g);
引導構件(42、52),所述引導構件(42、52)在所述開口(41f、41g、51f、51g)中的一個的位置處固定至所述第一面(41c、51c)或者所述第二端面(41d、51d)并且具有引導管道(42f、52f);
回流構件(44、54),所述回流構件(44、54)以跨越所述第一端面(41c、51c)中的一對所述開口(41f、41g、51f、51g)延伸的方式固定至所述第一端面(41c、51c)、或者以跨越所述第二端面(41d、51d)中的一對所述開口(41f、41g、51f、51g)延伸的方式固定至所述第二端面(41d、51d),以便以回流方式連接一對所述開口(41f、41g、51f、51g);以及
排出構件(43、53),所述排出構件(43、53)在所述開口(41f、41g、51f、51g)中的一個的位置處固定至所述第一面(41c、51c)或者所述第二端面(41d、51d)并且具有排出通道(43f、53f)。
所述多個流動通道(46a、46b、56a、56b)通過所述回流構件(44、54)連接成單個流動通道。所述引導構件(42、52)設置在所述單個流動通道的最上游側的所述開口(41f、41g、51f、51g)中。所述排出構件(43、53)設置在所述單個流動通道的最下游側的所述開口(41f、41g、51f、51g)中。所述引導構件(42、52)、所述回流構件(44、54)和所述排出構件(43、53)中的至少一個一體地包括:附接至所述外殼(3)的附接部(42a、43a、44a、52a、53a、54a);以及伸出部(42c、43c、44c、52c、53c、54c),所述伸出部(42c、43c、44c、52c、53c、54c)比所述附接部(42a、43a、44a、52a、53a、54a)朝向所述外殼(3)伸出得更多,并且包括相對于流動方向傾斜的傾斜表面(42e、43e、44e、52e、53e、54e)。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伸出部(42c、43c、44c、52c、53c、54c)可以被裝配至所述外殼(3)的開口(41f、41g、51f、51g)中。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附接部(42a、43a、44a、52a、53a、54a)與所述外殼(3)之間可以設置有密封構件(47a、47b、47c、57a、57b、57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未經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70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