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無線充電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7025.4 | 申請日: | 2012-03-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11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素平;陳孝飛;蔣全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素平;蔣全勝;陳孝飛 |
| 主分類號: | H02J7/02 | 分類號: | H02J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8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無線 充電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充電電路,尤其涉及一種可通過無線方式充電的太陽能充電電路。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電力的需求和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而太陽能資源取之不盡、清潔安全,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現有的有線充電技術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點,如設備龐大、移動搬運笨重、電源的引線過長,人工操作繁瑣且在人工操作過程中,極易出現設備的過度磨損及不安全性等因素。當前的很多無線充電電路依靠線圈之間的電磁感應,這種方式工作距離太短,設備需要放置在充電座上,同時也會消耗大量電量。
因此,現有的充電技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對于低磨損率、傳輸距離遠且安全高效的充電技術的向往與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正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磨損率低、操作安全、傳輸距離遠且便捷高效的太陽能無線充電電路。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太陽能無線充電電路,其特征在于,
1)包括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與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連接的無線傳輸模塊以及與無線傳輸模塊連接的鋰電池充電模塊;所述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包括太陽能轉換電路、高頻逆變電路及功率放大電路;所述無線傳輸模塊包括發射電路和接收電路;所述鋰電池充電模塊由電源管理電路及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和鋰電池構成;
2)所述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將太陽能經太陽能轉換電路,轉換為直流電壓輸入到高頻逆變電路,高頻逆變為一定頻率的PWM電信號后輸入到后級的功率放大電路,所述PWM電信號的頻率與電路頻率一致,經功率放大電路處理后送入發射電路中的線圈L3,線圈L3將電能感應到與它相鄰的線圈L5上,發射電路中的線圈L5和接收電中的線圈L4經諧振耦合將電能以無線方式傳輸到接收電路中的線圈L4,線圈L4再將電能感應到與它相鄰的線圈L6上,圈L6將從線圈L4上感應到的電能輸入到鋰電池充電模塊中的電源管理電路,電源管理電路將從線圈L4中接收到的電能轉換為+5V直流電壓,通過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給鋰電池充電,從而安全高效地完成太陽能無線充電。
所述發射電路和接收電路共同組成耦合電路,該耦合電路采用LC震蕩電路,接收電路與發射電路振蕩頻率相同,且與電路頻率相匹配,實現諧振耦合電能無線傳輸。
所述功率放大電路采用L298芯片構成的強推挽型功率放大電路,盡可能提高功率利用率。
所述太陽能無線充電電路采用無線電能傳輸的同時也提供有線接口,可以同時為多個移動設備充電,提高充電效率。
所述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采用專用的可用太陽能電池充電的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CN3063,使充電過程更加安全高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該太陽能無線充電電路可將太陽能轉變為可充電的電波并以諧振耦合無線傳輸方式對鋰電池充電,在充分利用太陽能這一綠色能源的基礎上比現在一般的電磁感應式電能無線傳輸方式效率更高,傳輸距離更遠。因此,該充電電路具有操作安全、磨損率低、傳輸距離遠、便捷高效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太陽能轉換電路的電路圖。
圖3是本發明的無線傳輸模塊的電路圖。
圖4是本發明的高頻逆變電路和功率放大電路的電路圖。
圖5是本發明的鋰電池充電模塊的電路圖。
圖1中:太陽能電池供電模塊Ⅰ包括太陽能轉換電路、高頻逆變電路及功率放大電路;無線傳輸模塊Ⅱ包括發射電路Ⅲ和接收電路Ⅳ;鋰電池充電模塊Ⅴ由電源管理電路、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和鋰電池構成。
圖3中:Ⅲ、發射電路;Ⅳ、接收電路。
圖4中:1、高頻逆變電路;2、功率放大電路;2.1、功率放大電路的主體;?2.2、功率放大電路的控制電路;功率放大電路2包括功率放大電路的主體2.1和功率放大電路的控制電路2.2。
圖5中:3、電源管理電路;4、鋰電池充電管理電路;5、鋰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素平;蔣全勝;陳孝飛,未經李素平;蔣全勝;陳孝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70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