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鑒別地溝油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66821.6 | 申請日: | 201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04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濤;朱小紅;劉海靜;劉繼平;徐長根;張丹;林芳;楊智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濤;陜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0/72 | 分類號: | G01N30/72;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平 |
| 地址: | 71006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地溝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鑒別地溝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地溝油是一個泛指的概念,英文翻譯為“illegal?cooking?oil”,也可稱為“swill-cooked?dirty?oil”,是人們對于各類劣質油的通稱。本發(fā)明中的地溝油指以下三類:一是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經過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飯店的剩飯菜(通稱泔水)經過加工、提煉出的油,又稱為“泔水油”、“潲水油”;三是劣質豬牛肉、內臟、皮或其它動物的組織經加工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
目前地溝油問題在我國凸顯,引起社會各層的高度重視,甚至導致部分民眾產生恐慌心理,極大地影響了政府和監(jiān)管部門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從醫(yī)學和生理角度講,長期食用地溝油可能會破壞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地溝油中可能存在的黃曲霉毒素,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油脂反復煎炸,與氧接觸,發(fā)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復雜反應,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澤加深,過氧化值升高,并產生一些揮發(fā)物及醛、酮、內酯等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這些物質也具有致癌作用。
根據目前國內文獻報道,地溝油的檢測研究一般分為四大類方法。一類為感官檢驗,主要通過看、聞、嘗、聽、問五個方面來鑒別;第二類為理化檢驗方法,分別檢驗諸如水分、比重、折光率、皂化值、酸值、羰基值、過氧化值、碘值、重金屬、揮發(fā)性有機物、脂肪酸相對不飽和度、膽固醇、氯化鈉殘留、谷氨酸鈉殘留、氧化產物等指標;第三類為快速檢測方法,如快速檢測試紙以及利用金屬離子濃度與電導率之間的關系,通過檢測油的電導率來進行識別;第四類為儀器檢測方法,包括低場核磁共振、拉曼光譜等。經我們大量研究,特對以上方法進行評判。
精煉的地溝油的相對密度、折射率、過氧化值、皂化值、羰基價、重金屬等指標值與正常食用油接近,不宜用作廢油脂的鑒別指標。
張璇等認為水分、酸值、碘值、硫酸根離子、氧化值、脂肪酸等可作為鑒別指標。其中感官性狀、酸值、氧化值、硫酸根離子、脂肪酸相對不飽和度、揮發(fā)性有機物中的醛類和酮類化合物等指標可用于鑒別泔水油;碘值指標可用于鑒別煎炸老油,但不能鑒別泔水油。文獻來源:餐飲業(yè)廢油脂有害成分及特征指標研究(廣州環(huán)境科學,張璇等)。但是我們發(fā)現,地溝油經過幾級精煉,其微生物指標、水分指標也可以合格,顏色可以變淺,酸價也可以通過改變工藝降低至合格狀態(tài)。為使地溝油易于分離,加工過程中可能會使用硫酸,但硫酸并不是唯一可用或必用的化學物質,所以測定硫酸根也就只能針對使用了硫酸的地溝油。
酸價和過氧化值是國家規(guī)定的食用油檢測指標,而網上提供的原料不但聲稱可以脫臭、脫色,而且可對地溝油的酸價和過氧化值進行處理,可將酸價為70至100多的地溝油降至3以下。另外,網絡上現在有不少人在叫賣地溝油脫色、去臭方法及設備、原料。其中一種名為脫色砂的化學制品,不僅可以幫助地溝油脫色,而且其PH值呈堿性,可有效防止地溝油氧化變色;而一種名為油脂凈的化學制品則可以為地溝油脫色去酸,雖然我們懷疑其技術的真實性,但是絕不低估不法分子的智商,三聚氰胺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武漢工業(yè)學院王樂等發(fā)現Fe、Pb、Cr、Zn、Mn在地溝油中含量明顯超出食用油,揮發(fā)性物質D-甘油酸在揮發(fā)性物質中相對含量最高,此物質在食用油中未檢出。其有關重金屬的研究成果與張璇等研究結果相悖,這可能是由于樣品來源或者加工工藝的不同引起。揮發(fā)性物質D-甘油酸我們未在地溝油中發(fā)現。
氯化鈉、谷氨酸鈉、膽固醇等文獻報道的指標成分的測定研究。對于氯化鈉,在地溝油的精煉過程中實際上已經有很多已經被除去;另外也完全可以采用技術將地溝油中氯化鈉除去,比如我們可以借鑒GB/T?12457-90食品中氯化鈉的測定法方,考慮在地溝油酸化處理后,加入過量的硝酸銀溶液,使生成氯化銀沉淀,則氯化鈉測定將無從談起;同時,由于加工工藝的不同或者因為不法商人刻意規(guī)避,一般外源性物質(比如硫酸、氯化鈉等)很難被檢測到或者容易被除去。
由于餐飲業(yè)廢棄物中提取的地溝油成分復雜,往往會有大量的動物性食品。因此,餐飲廢棄物中不可避免地混有動物脂肪。動植物組織中都含有甾醇,動物油脂的特征性甾醇是膽固醇,而植物油中一般不含或含有極少量的膽固醇。植物油中主要含有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多種植物甾醇。因此通過測定油中膽固醇的量,即可判定植物油中是否含有動物油脂,從而推斷該油是否混有地溝油。這個方法理論上可行,但在檢測中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很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濤;陜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未經李濤;陜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68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裝置和半導體器件
- 下一篇:液晶顯示模組及液晶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