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及誘捕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066717.7 | 申請日: | 201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5991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嚴善春;孟昭軍;張健;嚴俊鑫;王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林業(yè)大學;嚴善春;孟昭軍 |
| 主分類號: | A01M1/02 | 分類號: | A01M1/02;A01M1/1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40 黑龍江省哈***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治 落葉松 球果 藍色 誘捕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及誘捕方法。
背景技術:
落葉松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主要造林樹種,隨著人工造林面積的擴大及造林速度的加快,每年都需大量優(yōu)質種子來滿足這一需求。落葉松球果花蠅(Strobilomyia?spp.)是危害落葉松球果最重要的害蟲種團,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落葉松林內廣為分布。在大興安嶺林區(qū)其危害已造成造林用種子奇缺、種子園內豐年不收種的現(xiàn)象。落葉松球果花蠅種團的生活史大部分為隱蔽式,只有在春季成蟲尋找寄主產(chǎn)卵時暴露數(shù)日,?故用常規(guī)化學防治收效不是很好。準確的預測預報手段及新的防治途徑成了近年來落葉松球果花蠅的研究重點。
近年來,?國內外對球果花蠅的研究,尤其是在視覺誘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應用的成果。視覺誘捕是根據(jù)害蟲在尋找寄主時是靠嗅覺和視覺來識別寄主這一機制而設計的,花蠅對球果與針葉間的顏色差異有識別能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誘捕效果最好,誘捕結果明顯優(yōu)于其它顏色的誘捕器的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及使用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其組成包括:杯,所述的杯外側和底部粘一層帶顏色的不干膠紙,在所述的杯的底部穿孔,所述的孔連接繩,所述的杯連接粘蟲膠層。
所述的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所述的不干膠紙為藍色,所述的杯包括一次性紙杯或塑料杯。
一種利用藍色杯誘捕器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方法,將藍色杯誘捕器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6月初成對、隨機垂直倒掛于樹冠南側1.5~2m高處。
有益效果:
1.經(jīng)過各種排除和色譜選擇研究確認,在各種誘捕器中藍色的杯式誘捕器對花蠅的誘捕效果最好,?比多少年來傳統(tǒng)的黃色板式誘捕器更有效;兩年共誘捕到240余頭花蠅。
本發(fā)明1993及1996年試驗用了黃色板、黃色板+紫條及藍色杯誘捕器,藍色杯誘捕器誘到的花蠅數(shù)量各占1993、1996年誘捕總量的62.2%、51.4%;以1996年為例,平均每個藍色杯誘捕器誘到9.5頭花蠅,而每個黃板只誘到3.2頭(表3),足見藍色杯誘捕器對花蠅的誘捕效果。
本發(fā)明的誘捕結果反映了落葉松球果花蠅種團在大興安嶺的自然結構。
本發(fā)明的藍色杯誘捕器對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誘捕效果最佳。雖然藍色杯誘捕器會受到球果花蠅的種類、性別及不同年份結實量的影響,但其仍可起到對花蠅種群數(shù)量的監(jiān)測作用,在我國東北林區(qū)可用于測報球果花蠅的發(fā)生期、發(fā)生量,以便抓住花蠅在球果上產(chǎn)卵前的簡短暴露期進行適時防治。??????
5.本發(fā)明的藍色杯誘捕器誘捕球果花蠅的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簡便易行,只需在種子園、母樹林內掛幾只藍色杯誘捕器即可,在整個誘捕期內無需更換誘捕器,具有一定的生產(chǎn)實踐價值及明顯的生態(tài)效益。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產(chǎn)品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產(chǎn)品的換杯與不換杯的誘捕結果比較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其組成包括:杯1,所述的杯外側和底部粘一層帶顏色的不干膠紙2,在所述的杯的底部穿孔3,所述的孔連接繩4,所述的杯連接粘蟲膠層5。
實施例2:
實施例1所述的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所述的不干膠紙為藍色,所述的杯包括一次性紙杯或塑料杯。
實施例3:
一種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的使用方法,將藍色杯誘捕器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6月初成對、隨機垂直倒掛于樹冠南側1.5~2m高處;在整個誘捕期內無需更換藍色杯誘捕器。
實施例4:
上述實施例所述的防治落葉松球果花蠅的藍色杯誘捕器的使用方法,在大興安嶺專門進行了誘捕試驗,?驗證其有效性,同時,為將來在生產(chǎn)應用中能降低成本,進行了換杯與不換杯的誘捕比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林業(yè)大學;嚴善春;孟昭軍,未經(jīng)東北林業(yè)大學;嚴善春;孟昭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671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噴煤管專用澆注料
- 下一篇:改性高嶺土低溫制備莫來石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