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流體靜壓軸承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065613.4 | 申請日: | 2012-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03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杜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建軍 |
| 主分類號: | F16C32/06 | 分類號: | F16C32/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體 靜壓 軸承 | ||
1.一種閉式流體靜壓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鎖止部件、基座本體、第一流體輸入口、第二流體輸入口、第一流道、第二流道;
基座本體包括鎖止面、承載或導向面一、承載或導向面二;
待鎖止部件包括待鎖止部件表面一、待鎖止部件表面二;
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位于待鎖止部件或基座本體;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或第二流體輸入口位于待鎖止部件或基座本體;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一流道相連通,所述第二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二流道相連通;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一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一相向形成潤滑間隙,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相向形成潤滑間隙;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鎖止面可以分離或接觸,或壓緊鎖止;
承載或導向面二與鎖止面可以是同一個部件的同一個面,或鎖止面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是不同部件的表面,并且鎖止面高于承載或導向面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鎖止部件包括轉軸,基座本體包括軸頸軸承、止推軸承、外套、承壓墊環;
承壓墊環包括鎖止面,止推軸承包括承載或導向面一,軸頸軸承包括承載或導向面二;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第二流體輸入口位于外套或止推軸承上;
基座本體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
轉軸包括待鎖止部件表面一與待鎖止部件表面二;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一流道相連,所述第二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二流道相連;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一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一相向形成潤滑間隙,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相向形成潤滑間隙;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鎖止面可以分離或接觸,或壓緊鎖止;
軸頸軸承與承壓墊環如是一個部件,承載或導向面二與承壓墊環鎖止面是同一個部件的同一個面;
軸頸軸承與承壓墊環如是兩個部件,鎖止面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是不同的表面,并且鎖止面高于承載或導向面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鎖止部件包括轉軸,基座本體包括軸承套、外套、承壓墊環;
所述待鎖止部件轉軸包括上止推板、下止推板、軸頸,所述上止推板或下止推板可以分別與軸頸是一個部件,或者固連;
承壓墊環包括鎖止面,軸承套包括承載或導向面一和承載或導向面二;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第二流體輸入口位于外套或軸承套上;
基座本體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
轉軸包括待鎖止部件表面一與待鎖止部件表面二;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一流道相連,所述第二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二流道相連;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一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一相向形成潤滑間隙,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相向形成潤滑間隙;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鎖止面可以分離或接觸,或壓緊鎖止;
軸承套與承壓墊環如是一個部件,承載或導向面二與承壓墊環鎖止面是同一個部件的同一個面;
軸承套與承壓墊環如是兩個部件,鎖止面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是不同的表面,并且鎖止面高于承載或導向面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鎖止部件包括溜板,基座本體包括導軌本體、基座、承壓墊塊;
所述溜板包括上溜板、側溜板和下溜板;
承壓墊塊包括鎖止面,導軌本體下表面為承載或導向面一、導軌本體上表面為承載或導向面二;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第二流體輸入口位于上溜板或側溜板或下溜板上;
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位于溜板上;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一為下溜板上表面,待鎖止部件表面二為上溜板下表面;
所述第一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一流道相連,所述第二流體輸入口與所述第二流道相連;
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一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一相向形成潤滑間隙,所述待鎖止部件表面二與所述承載或導向面二相向形成潤滑間隙;
所述上溜板下表面與鎖止面可以分離或接觸,或壓緊鎖止;
導軌本體與承壓墊塊如是一個部件,導軌本體上表面與承壓墊環鎖止面是同一個部件的同一個面;
導軌本體與承壓墊塊如是兩個部件,鎖止面與所述導軌本體上表面是不同的表面,并且鎖止面高于導軌本體上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建軍,未經杜建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561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