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高度可調節頭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5315.5 | 申請日: | 2012-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0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茲德齊斯洛·索比斯基;卡斯滕·米勒;拉爾夫·費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爾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8 | 分類號: | B60N2/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鄭霞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交通工具 座椅 高度 調節 | ||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根據美國法典第35條第119(a)-(d)款要求2011年3月28日提交的DE102011006243.2的外國優先權權益,其據此通過引用的方式整體并入。
技術領域
不同的實施方式涉及具有可移動頭枕的交通工具座椅組件。
背景
可移動頭枕允許頭枕相對于座椅組件的調節。一種這樣的示例公開在授予Yetukuri等的美國專利第6,899,395B2號中。
附圖簡述
圖1是根據實施方式的頭枕組件的前透視圖,所示處于最低位置;
圖2是圖1的頭枕組件的后透視圖,所示也處于最低位置;
圖3是圖1的頭枕組件的另一后透視圖,所示處于最高位置;
圖4是圖1的頭枕組件區域的部分剖視圖;
圖5是圖1的頭枕組件一部分的放大透視圖,闡示動力適配系統(power?adaptation?system)的構件;以及
圖6是圖1的頭枕組件的部分剖視圖,闡示動力適配系統。
詳述
根據需要,本文公開了本發明的詳細實施方式;然而要理解,公開的實施方式僅僅是可以以各種且可選擇的形式實施的本發明的示例。附圖無需按照比例;一些特征可以被放大或減到最小以顯示具體構件的細節。因此,本文公開的具體結構和功能的細節不應理解為限制,而應理解為用于教導本領域技術人員以不同方式實施本發明的代表性基礎。
參照圖1,闡示了可移動頭枕組件并通常由數字10參照。頭枕組件10緊鄰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12設置并可以直接安裝到交通工具座椅或緊鄰座椅靠背12直接安裝到交通工具主體以用于支撐乘客的頭部。座椅組件可用于例如汽車、卡車、航空器、水運工具或類似物的交通工具。所示頭枕組件10包括設置在一對支撐柱16、18上的頭枕14。支撐柱16、18可以相對于交通工具或交通工具座椅靠背12固定。支撐柱16、18可以安裝到座椅靠背12的框架。支撐柱16、18可以具有任何合適的構造。例如,支撐柱16、18可以整體地形成為一個大體U形的構造,或者可以形成為如所述的一對分離構件。支撐柱16、18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或者多種材料制成,例如金屬或金屬合金。
頭枕14可包括用于封閉墊子(未示出)、殼體22和鎖定機構24的裝飾罩20。手動按鈕組件26從殼體22和裝飾罩20延伸,用于手動驅動以使鎖定機構24脫離接合。所示按鈕組件26被定向為手動地驅動。根據一種實施方式,按鈕組件26的驅動使鎖定機構24脫離接合,用于在前后方向上驅動頭枕14。一種合適的鎖定機構公開于Sobieski等的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10/0270841A1號中,其于2010年10月28日公布;且還于2010年3月26日在德國作為專利申請第10?2010?003?349.9號被提交,其公開內容通過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另一合適的機構公開于2010年10月4日提交的德國專利申請第102010041942.7號中;其公開內容通過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按鈕組件26可以用于使鎖定機構24脫離接合,以用于在前后方向上調節;并且/或者還可以用于頭枕組件10相對于座椅靠背12的高度調節。合適的按鈕組件公開于2010年10月4日提交的德國專利申請第102010041941.9號中,其也通過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對于所述實施方式,頭枕組件10的靜止構件是支撐柱16、18和橫向橫桿28。橫向橫桿28闡示在圖1-3中并安裝到支撐柱16、18的遠端。支撐柱16、18和橫向橫桿28共同提供用于頭枕14相對于座椅靠背12平移的引導件。
殼體22由前殼30和后殼32提供,前殼30和后殼32提供用于頭枕14的框架并與橫向橫桿28和支撐柱16、18協作以用于沿著引導件的平移。在圖1和2中,所示殼體22處于運行范圍的最低位置;且在圖3中,所示殼體22處于運行范圍的最高位置。殼體22包括多個引導套管34,引導套管34闡示并描述于2010年6月8日提交并通過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的國際專利申請第PCT/US10/37725號中。
為了在殼體22和引導件之間提供進一步的引導,如圖4所示,前殼30和后殼32接合橫向橫桿28。在殼30、32的外部側向區域中,多個肋狀物36、38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用于接合橫向橫桿28。這些肋狀物36、38還沿著頭枕14的平移范圍縱向地延伸穿過殼30、32,用于保持與橫向橫桿28的接觸并提供引導。根據至少一個實施方式,在每個肋狀物36、38和橫向橫桿28之間提供大約0.2毫米的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爾公司,未經李爾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53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