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共振式爆震傳感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5108.X | 申請日: | 201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2070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林益民;林靜燦;李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盛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L23/22 | 分類號: | G01L2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王燕秋 |
| 地址: | 中國臺灣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共振 式爆震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爆震傳感器(knock?sensor)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共振式爆震傳感器。
背景技術
習用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包含有一基座,以及一由壓電材料制成的振動片。該基座具有一外殼部、一位于該外殼部內的凸柱,以及一位于該凸柱頂端的振動盤,該振動片貼接于該振動盤上。
該共振式爆震傳感器能以其基座固設于一汽車引擎,當該引擎發生爆震而使該振動盤及該振動片產生共振,該振動片會將一電壓訊號輸出至該汽車的電控設備,使得該電控設備執行可控制爆震的應變措施,例如延后引擎點火時間。
前述共振式爆震傳感器使用在不同規格的引擎上時,該基座必須具有不同的形狀、尺寸,使得該振動片的共振頻率對應引擎的爆震頻率。換言之,業者針對不同規格的引擎需制造不同的基座,以組裝出感測頻率不同的傳感器,因此,習用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成本較高,而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共振式爆震傳感器,其可采用成本較低的方式改變傳感器的共振頻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共振式爆震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外殼,其內部具有一承載面;一承載座,具有一基部、一自所述基部一頂面延伸而出的支撐部,以及一連接于所述支撐部一端的振動盤,所述承載座固設于所述外殼內部,且所述基部的一底面設于所述外殼的承載面;一振動片,設于所述承載座的振動盤。
上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外殼具有一設于所述承載面的內連接部,所述承載座具有一設于所述基部底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與所述支撐部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外殼的內連接部固接。
所述外殼的內連接部為一自所述承載面凹陷的凹孔,所述承載座的固定部為一自所述基部底面延伸而出的凸柱,且所述固定部插設于所述內連接部。
所述承載座的固定部及支撐部呈圓柱狀,且所述固定部及所述支撐部為同軸對應。
所述外殼具有一外連接部,所述外連接部與所述承載座的固定部與支撐部同軸對應。
所述外殼具有一外連接部,所述外連接部的位置對應于所述承載座的固定部與支撐部的位置。
還包含有一設于所述承載座的保護蓋,所述振動片位于所述保護蓋內。
還包含有一設于所述外殼的傳輸件,所述傳輸件具有一與所述振動片電連接的導電部,用以傳輸所述振動片產生的電壓訊號。
所述外殼內部具有一凹槽,所述承載面位于所述凹槽內。
還包含有一設于所述外殼與所述承載座之間的絕緣件。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是以其外殼固定于一待測物(例如汽車引擎),振動片用于發出對應待測物的振動情況的電壓訊號。只要改變承載座的支撐部的幾何尺寸(例如截面積或長度)或振動盤的幾何尺寸(例如厚度),即可與相同的外殼及振動片組裝出感測頻率不同的傳感器,意即,傳感器可利用成本較低的方式改變其共振頻率,以應用于爆震頻率不同的待測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的立體組合圖;
圖2是本發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的立體分解圖;
圖3及圖4是本發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一第三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舉以下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及功效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一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的共振式爆震傳感器10包含有一外殼20、一承載座30、一振動片40、一保護蓋50以及一傳輸件60。
外殼20由較堅硬的金屬材料(例如鐵)制成,具有一外連接部22。如圖3所示,外殼20內部具有一承載面24,以及一設于承載面24的內連接部26。
承載座30由硬度較小、較易切削的金屬材料(例如銅合金)制成,承載座30具有一基部32、一設于基部32一底面322的固定部34、一自基部32一頂面324延伸而出的支撐部36,以及一連接于支撐部36一端的振動盤38。固定部34與外殼20的內連接部26固接,基部32的底面322靠接于外殼20的承載面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盛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盛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51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