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焦爐煤氣生產海綿鐵的直接還原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064998.2 | 申請日: | 201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05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凌;李佳楣;郭敏;彭華國;張濤;倪曉明;金明芳;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上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13/02 | 分類號: | C21B13/02;C10K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弘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張愛云 |
| 地址: | 400013***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焦爐煤氣 生產 海綿 直接 還原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使用直接還原法冶煉海綿鐵的方法。
技術背景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點行業。為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轉變鋼鐵工業發展方式,促進節約、清潔和可持續發展,國家在《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將“加強非高爐冶煉-煉鋼、精煉-直接軋制全新流程清潔工藝技術研發和試驗”等作為推進全行業節能減排的重點任務,全面推行清潔生產。
直接還原工藝作為典型的非高爐煉鐵工藝,是實現鋼鐵生產短流程,即廢鋼/海綿鐵(DRI)-電爐流程的重要環節。世界上主流的氣基豎爐直接還原工藝是基于天然氣為原料氣開發的,我國的資源特點是多煤少天然氣,因此,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煤制氣、焦爐煤氣、煤層氣及合成煤氣加大型化豎爐的直接還原工藝是我國直接還原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
對于焦爐煤氣生產海綿鐵,國外僅HYL公司提出利用焦爐煤氣進高壓豎爐(>0.6MPa(G))的HYL-ZR的工藝流程。但HYL-ZR工藝采用高壓豎爐,存在高壓設備和高壓密封等問題,同時其對H2和CO比例要求較為嚴格,通常要求>4,需要對高壓豎爐爐頂煤氣進行脫碳,豎爐操作壓力過高,同時由于重整和滲碳反應均為壓力增加的反應,從平衡角度來講,并不利于焦爐煤氣中CH4的重整和滲碳反應,?
對于焦爐煤氣生產海綿鐵的方法,也有采用將豎爐爐頂氣和焦爐煤氣原料氣混合后在高溫轉化爐中進行轉化使CH4與H2O、CO2發生轉化反應生成CO+H2的方式進行,此種方法需要轉化爐,同時對H2和CO的比值要求較為嚴格,且甲烷轉化需要如Ni基等貴重金屬催化劑,投資、運行費用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低壓豎爐生產的海綿鐵的利用焦爐煤氣生產海綿鐵的直接還原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焦爐煤氣生產海綿鐵的直接還原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過凈化、加壓的焦爐煤氣和經除塵、降溫、加壓后的豎爐爐頂氣一起,進入煤氣加熱裝置進行加熱,再進入低壓豎爐還原鐵礦石,生產海綿鐵。
所述的焦爐煤氣為天然氣。
所述的豎爐為操作壓力0.1~0.2MPa的低壓豎爐。
所述的煤氣加熱的步驟為先由管式爐加熱煤氣至950℃后,再采用噴氧部分氧化的方式加熱煤氣至980~1000℃。
所述的煤氣加熱裝置為熱風爐,將煤氣加熱至980~1000℃。
所述的豎爐爐頂氣溫度為420~470℃,經熱管換熱器換熱降溫至150℃,同時副產1.3MPa、200℃的低壓蒸汽,然后進入后續除塵、降溫工序。
所述的除塵和降溫步驟采用濕法洗滌除塵方法進行處理。
所述的除塵和降溫步驟采用干法布袋除塵+冷卻噴淋的方法進行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低壓豎爐(0.1~0.2MPa)爐內還原出的新鮮海綿鐵對CH4與CO2、H2O發生轉化反應的催化作用,以及海綿鐵和CH4的滲碳反應,使焦爐煤氣中的CH4在豎爐內轉化改質,生成CO和H2,補充還原反應損失的還原氣。采用低壓豎爐可以避免高壓豎爐的高壓設備、高壓密封等問題,同時,可放寬對H2和CO的限制,使工藝的投資、運行和靈活性獲得較大的改善。另外,低壓有利于CH4在低壓豎爐內的轉化反應和滲碳反應,且采用CH4在低壓豎爐內轉化改質生產CO和H2的方式,避免了外部轉化爐的投資和Ni基等貴重金屬催化劑的消耗費用。
2)?對凈化降溫后的豎爐爐頂氣不進行脫碳和加濕,直接和原料焦爐煤氣混合后回用,利用爐頂氣中的CO2和H2O作為后續工序的氧化劑,使工藝流程大大簡化,減少了工藝的投資和運行成本。另外,利用爐頂氣中的CO2作為氧化劑,可減少CO2的排放,可降低CO2的排放,充分回收豎爐爐頂煤氣的熱能,以降低運行成本,符合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上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賽迪上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49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涂布頭
- 下一篇:一種基于振動的橋梁車輛載重識別的快速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