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細腳擬青霉菌株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062125.8 | 申請日: | 2012-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63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祝安;譚悠久;李成;魏寧;孫長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泛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A23L1/29;A61K36/068;A61K8/99;A61P1/16;A61P39/06;A61P39/00;A61P37/02;A61P35/00;A61P31/12;A61P25/20;A61P29/00;C12R1/7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細腳擬 青霉 菌株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細腳擬青霉菌株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細腳擬青霉(Paecilomyces?tenuipes)為高雄山蟲草(Coryceps?takaomantana)的無性型,異名有棉鈴蟲穗霉(Spicaria?heliothia)、棉鈴蟲擬青霉(Paecilomyces?heliothia)、大孢蟲花(Isaria?japonica)、杜氏棒束孢(Isaria?dussii)等10余種同物異名。
陳祝安曾報道細腳擬青霉栽培產物所含氨基酸種類與冬蟲草夏相同,多種氨基酸甚至成倍高于冬蟲草夏,并具有提高小鼠常壓耐缺氧能力和鎮靜、鎮痛等作用(真菌學報,1990,9(4):304-311;真菌學報,1989:8(3):214-22O)。細腳擬青霉能阻止環磷酰胺所致的白細胞數降低,對環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的大小鼠脾臟、胸腺等免疫器官萎縮有阻遏作用,顯示了對機體具有免疫調節活性(金麗琴,浙江醫學,2001,23(4):216-217)。細腳擬青霉液體培養液及其糖蛋白濃縮組分能改善小鼠因5-氟尿嘧啶引起的貧血癥(Takata?T,Biol.Pharm.Bull.2008,31(8)1565-1573)。其甲醇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楊成,菌物學報,2006,25(1):63-69)。其水煎劑能明顯減輕由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組織損傷作用(吳真列,溫州醫學院學報,1995,25(4):206-207)。從子實體中分離到的麥角甾醇過氧化物對人胃癌細胞、肝癌細胞、大腸癌細胞、小鼠肉瘤細胞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Nam?KS,Life?Sciences,2001,69:229-237)。從細腳擬青霉提取的水溶性多糖能加速大鼠和人單核細胞中的乳酸脫氫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強巨噬細胞的胞飲活性,提高人外周血單核細胞腫瘤壞死因子-α數量(Chen?X,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2008,43:252-256)。細腳擬青霉多糖對乙肝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合成與分泌有抑制作用(李寶劍,中藥材,2007,30(2):200-202)。
有文獻報道,地理來源不同、寄主不同的細腳擬青霉菌株,其次生代謝產物方面具有較大的變異性(萬水霞,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6,33(4):483-486)。從采用不同來源、不同培養方式的細腳擬青霉進行種內篩選將可能獲得產生特殊活性物質的重要菌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細腳擬青霉菌株,具有在食品、保健品、藥品、化妝品領域應用價值。本發明的菌株具有易于培養、產量高、培養性狀穩定的特點,其培養產物具有多重功效,因此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經大量試驗研究比對,從采集的鱗翅目幼蟲感病體中分離純化得到一細腳擬青霉菌株Paecilomyces?tenuipes(Peck)Samson。
該菌株已于2010年9月20日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號為CGMCC?No.4176。
經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形態特征鑒定,細腳擬青霉菌CGMCC?No.4176的主要形態特征為:
在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上菌落白色,致密,初期背面淺黃色,后期菌落上形成大量孢梗束,背面呈淺黃褐色。菌絲無色,分枝,平滑,具隔膜,寬1.5-3.0μm。分生孢子梗從菌絲上伸出,無色,平滑,分枝,長達110.0μm,寬達4.0μm。孢梗束白色至奶油黃色,長10-30厘米,產孢細胞瓶狀,無色,2-6個簇生在孢子梗上呈帚狀,頂部變細窄,5.0-8.0×2.5-3.2μm。分生孢子大部分圓柱形,部分橢圓形,也有臘腸形彎曲,單孢,無色,平滑,鏈生,5.0-6.7×2.0-2.5(3.0)μm。
在查氏培養基上,灰白色,拱起,蓬松,絨毛狀,孢梗束生長差或不長。在薩氏培養基上未見菌落生長。
對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山梨醇、鼠李糖、甘露糖、肌醇、甘油、山梨酸、木糖、可溶性淀粉等碳源的研究,利用最好的為蔗糖,其次為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和可溶性淀粉,不能利用木糖和山梨酸,鼠李糖,山梨醇生長勢差。
對硝酸鉀、氯化銨、硫酸銨、磷酸氫二銨、亞硝酸鈉、檸檬酸氨、硫脲等氮源實驗結果,除硫脲和亞硝酸鈉上不生長外,以檸檬酸氨和磷酸氫二銨生長最佳,有利用氨基氮比硝基氮好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泛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泛亞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06212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